【本報台南訊】由文建會所屬國立台灣文學館主辦的「閱讀文學‧展演女性」系列活動,日前開幕,由廖末喜舞蹈劇場舞者舞出《安平追想曲》舞碼,並由總統府資政張博雅、文學館館長鄭邦鎮、舞蹈家廖末喜及策展人陳秀惠為「女性‧文化‧新地標」特展揭幕。
策展人陳秀惠表示,「女性‧文化‧新地標」特展緣起於曾出版的兩冊《女性屐痕》書籍,花四年尋找許多女人的生命故事,寫成書並設立女性地標,全台有十二座,並應台文館邀請,以展覽與女性地標巡禮方式呈現,希望讓民眾認識台灣女性的生命足跡。
張博雅則表示,過去有許多人打拚,才能成就現代女性地位,這次透過系列活動呈現台灣歷史中傑出女性的成就,十分可貴。
為配合女性平等議題,台文館自八月起,展開一連串「閱讀文學‧展演女性」系列活動;包括日前已開展的「穿越林間聽海音」—林海音文學特展。
「閱讀文學‧展演女性」系列從書寫、文學的觀點出發,將於即日起至十月十八日展出「女性‧文化‧新地標」特展,更將於二十七日舉辦台南高雄兩地女性地標巡禮;活動擴及地方文化、音樂、電影、表演藝術等領域。
在台文館B1圖書室展出的「女性‧文化‧新地標」展,則從「歷史軌跡」與「民俗遺址」探尋近四十處女性文化地標,包括台灣早期女性受教育的重要啟蒙所在淡水女學堂與長榮女中、舞蹈界精神地標蔡瑞月舞蹈社,及清信產婆講習、拓荒者出版社、婦女新知、慰安所、金門及大甲等地多處貞節牌坊等,以「女性」為標的,描繪出一幅新台灣地圖,完成一趟女性空間之旅,期盼藉文字、圖像的接觸,了解性別平等重要性。
張博雅也提供母親;前嘉義市長許世賢生前行醫使用的古老醫療器具,如聽診器等在展場中展示,呈現這位有「嘉義媽祖婆」、「醫界女傑,政壇英雄」之稱的生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