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對身體有幫助嗎?從坊間的按摩器材店就可看出,不少按摩設備是模仿騎馬的姿勢而製作的。
專家指出,騎馬的姿勢,能使腹部肌肉自然收縮、挺胸、縮腹,配合馬匹的自然律動,加上下半身與馬體緊密的接觸、運動,將有助於臀部、大腿與小腿的曲線雕塑,達到甩去多餘脂肪,塑造纖細的腿型,並有助於O型腿的矯正。
名模陳思璇回憶說,她第一次騎馬是在加拿大,已經十多年前了,但從此愛上騎馬,她強調,「騎馬對身材很好,不但小腹可以變平、屁股可以變翹、腿的線條也可以變美,雖然騎完後,腿和屁股會有點痠,但一想到可以保持翹臀,一切都很值得。」
中華民國馬術協會指出,騎馬十分鐘等於按摩十萬次,屬於全身性有氧運動,加上騎馬所要求的身體姿勢,能夠改善久坐辦公桌的腰酸背痛等症狀,促進血液循環,強化心肺功能。
另外,歐美先進國家也肯定馬術對肢體、智能殘障者的復健功效,國內目前也積極往這方面發展。專家指出,馬術運動的治療對神經科、骨科及學習障礙的病患,如:唐氏症、自閉症、中風、腦性麻痺、肌肉萎縮、多發性硬化症、關節炎、肢障等病患,都有極佳的治療效果。
台大物理治療師張玉麟、榮總職能治療師黃于芳、馬術治療初級導師王挽華,共同撰文的「馬術治療簡介」中指出,在馬術治療發展中,Mrs. Liz Hartel是指標性人物。
Mrs.Liz Hartel是一位騎術愛好者,不幸在一九四三年罹患小兒麻痹.接受治療後,勉強藉助柺杖行走,但她不放棄所愛好的騎馬活動,在復建三年後,不顧醫生的反對,再次騎在她的愛馬Jubilee的背上,經過一段訓練之後,竟然在一九五二年奧運贏得一面銀牌。
她一共拿了七年的丹麥馬場馬術冠軍,一次非正式的世界錦標賽冠軍,及兩面奧運銀牌。
爾後,騎馬對殘障者的好處,引起大家的注意,一九六五年,挪威籍的物理治療師Mrs. Eilset Bodther為殘障朋友成立了第一個馬術中心,台灣於一九九八成立了「中華民國傷健策騎協會」,正式開始在台灣推動馬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