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萬事--快樂的類別

星雲大師 |2006.04.15
1607觀看次
字級

各位讀者,大家吉祥!
人生各有所求,有人一心一意追求功名富貴,有人終其一生只希望愛情順利,有人只盼家人平安幸福。但是人生最終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歡喜快樂,「快樂」是人生最主要的目標,只是人生的快樂也有層次上的不同,分析如下:

第一、人生最初的要求是物質生活的滿足,從物質生活裡獲得快樂。例如,吃要山珍海味,穿要綾羅錦緞,住要高樓別墅,在物用的上面都要超人一等。甚至別人只有腳踏車、摩托車,我要擁有汽車;別人只有收音機,我要的是電視機;別人有家用電話,我有三頻的手機。總之,有的人總是要在物質上超人一等,並且以此為樂。

第二、有的人固然要物質上的欲樂,但更重視精神上的富有,所以進一步要追求精神上的快樂。所謂「精神」的快樂,他要讀書,要愛情,講究舒服、自由的生活,更希望受人尊重,在工作、事業等各方面尤其要有很好的表現,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這是一種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三、有的人不太重視物質生活,他講究的是生活的情調、氣氛,重視的是藝術的美感、品味。例如,家中要有花、有畫、有書香、有庭院;平時行儀動作,都很優雅從容,一舉手、一投足,都風情萬種,講話尤其講究教養,有文士風範,他把美感、藝術,在生活中表現到極點,從中享受藝術生活的快樂。

第四、有的人即使有了前面的三種快樂,仍然不滿足,他還希望有信仰的生活。所謂「信仰生活」,就是要超越、要昇華,要求得心靈的廓達,希望能與聖賢交流往來,能與真理相應契合,每日生活逍遙自在,解脫放曠,不為功名利祿所拘,不為人情世故所擾,完全投身在自覺覺人、自度度人的生活,這就是信仰生活帶來的快樂。

以上四種快樂的生活,不但分出人生的等級,也分出人生的品味。我們所希望的人生,不應該只是追求這種快樂、那種滿足,而是要能淨化生活,提升人格道德,要能自度度人、自覺覺他,要發揮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永恒的生命,這樣的生命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