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菩薩啊!請保佑活動辦得成功、保佑考上公職、保佑我中樂透……,我一定多吃幾個月的素。」一直以來,許多人對「吃素代表對神明有所求時的交換條件」深信不疑,但這樣的行為是否偏離發心的本意?佛光山和一貫道總會都說:「只要願意吃素,何種目的都沒關係。」
宗教團體多從吃素本身的益處和結果看交換式的行為,而不從發心本身切入,希望更多人發現吃素的重要。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表示:「願意吃素,不管什麼原因都是一件好事,我們樂觀其成。」
慧傳法師認為,有目的的祈願吃素,以民間信仰來看,是一種肯負責的「還願」行為,信徒祈願一件事,神明、佛菩薩協助實現,然後信徒守了當初的承諾加以吃素,從信用的角度而言,不只是肯定自己,也是對神明、佛菩薩的感謝。
至於為了什麼目的吃素?又有什麼後果?慧傳法師說:「好壞難以定論,但如果從環保來說,吃素能減碳,總是好事一樁。」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秘書長蕭家振則說:「以個人目的把吃素當做交易,的確不太妥當,但能想到吃素卻也值得鼓勵。」他強調,人非聖賢,為了某些目的而吃素在所難免,如果這種交易方式能使心裡平靜,又能幫助地球抗暖化,就沒有可指責的了。
蕭家振認為,由公眾人物在媒體上傳遞這樣發願的方式,具有帶頭效果,就算民眾不知道吃素的好處,這樣吃素也沒有功德存在,但至少能免去動物被宰殺的苦痛,讓人們遠離動物怨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