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活動求順利 吃素新動機

記者黃揚明 圖/朱學恒提供 |2009.08.09
2664觀看次
字級

【記者黃揚明專題報導】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以生動手法描述諸葛孔明借東風、火燒赤壁情節,人若能洞燭氣候轉變先機,便可掌握勝利契機。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即使大氣科學不斷進步,人類仍無法百分之百掌握天氣變化。

高雄市長陳菊日前為祈願順利舉辦世運,選擇吃素半個月,希望活動期間一切順利;下個月即將登場的台北聽障奧運,開閉幕式總導演賴聲川也為了祈求活動順利進行,茹素長達半年。祈願活動平安順利,已成為「吃素」新動機。(圖/朱學恒提供)

奇幻藝術文化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恒上個月二十五日為舉辦千人戶外聚會活動,他希望活動當天不下雨,從七月一日開始吃素。他說:「吃素不只是單純希望不下雨,也能隨時警惕自己,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便會讓精神壓力增加。」

朱學恒說,活動前一場傾盆大雨更讓不少參與者質疑他「吃肉」,但所幸傍晚活動正式開始前,大雨就已停歇,活動進行還算順利。

原本每餐都吃高熱量食物的朱學恒坦言,吃素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容易吃飽」,而且大部分餐廳素食選擇有限,他幾乎每餐都吃涼麵果腹,較有飽足感,也適合夏天食用。

朱學恒認為辦活動吃素「是一種願力」,代表我們願意為這個活動壓抑自己的慾望到什麼樣的程度。

七月中旬朱學恒去新竹開會,主辦單位午餐準備熱狗,讓他差點破戒,但最後他還是忍下來。吃素期間讓朱學恒瘦了兩、三公斤,排便也順暢不少。他說,只要能解決不容易吃飽這個難題,他未來也會嘗試吃素。

同樣曾為辦活動吃素的陳文信表示,大學時代常參與課外活動,擔任活動執行長會先拜拜祈願活動平安、順利,並在籌備期間吃素還願,這是「寧可信其有」的一種心靈寄託,通常吃素期間為一個月,若活動期間較長,吃素期間也會拉長到兩個月。

「一般人要在台灣吃全素,真的不容易。」陳文信認為,大學時期,學校附近素食餐廳很少,素食菜色選擇也少,所以吃素是以「不吃肉」的奶蛋素為主。他吃素後也發現,原來吃肉並非必要,調整飲食習慣後,也讓他的身體感覺比較輕鬆。

陳文信說,就讀台大研究所之後在台北生活,發現台北素食環境較好,有些素食餐廳的菜色不輸一般餐廳,讓他平時也願意光臨,不過台大可能因室內活動場地較多,所以吃素祈願的風氣比較少見。

「辦活動除了自助以外,也希望天助。」玄奘大學學務長林至善說,現在的大學生參與社團可能只有一年時間,因此更重視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為求活動順利平安,因此拜拜、吃素、燒紙烏龜等方式時有所聞。

林至善認為,室內活動場地不足固然是一個原因,但有些活動效果無法在室內呈現,因此戶外活動仍無法避免,為求活動盡善盡美,獲得心靈寄託,吃素也無可厚非。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主任林沛練表示,天空是否降雨可以科學理論解釋與推測,為了希望活動順利、天氣好而吃素,其實只是活動主辦人展現「誠意」與心靈寄託,就像開工時要拜拜一樣。

林沛練建議,除了吃素祈願以外,更要隨時注意氣象資訊,才能因應瞬息萬變的天氣變化,做出最佳準備。

林沛練指出,活動選擇在春、夏季舉辦,遇到颱風或降雨的機率自然較高;若選在秋、冬季舉辦,相對比較不易下雨,不過有時真的得「碰運氣」,因為常有附近都晴空萬里,偏偏這個區域在下雨的情形發生。

林沛練說,台灣許多活動受限場地、對象,像大學生舉辦暑期高中生營隊,最好的時機就是七月指考結束之後的暑假,但這段期間也是台灣颱風最頻繁的期間,相對而言,遇到惡劣氣候的機率就比較高,所以許多活動主辦人會採取吃素方式,表達對活動重視,並希望藉具體行動感動上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