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詐騙案愈來愈多,監察院長王建日前說重話表示,過去是老太太被金光黨騙了,現在是博士、教授都被騙,不論男女老幼,都可能被騙,問題實在很嚴重;若再捉不到詐騙歹徒,就彈劾警政署長、內政部長,甚至行政院長。詐騙案日益猖獗,嚴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行政院應號召全民總動員。
在台灣,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詐騙電話騷擾的不愉快經驗。最常見的故事情節是,詐騙集團假冒檢察官告訴被害人,他們的帳戶被歹徒做為洗錢犯罪工具,必須凍結,因此要求被害人把錢領出來,依指示存入「安全」帳戶。詐騙集團更警告,基於偵察不公開,被害人不得告訴家人或朋友。許多退休教師、老農夫、歸國學人因此被騙。
事實上,警政署「一六五」反詐騙專線也成為歹徒假冒的對象。二個多月前,一名壽險公司經理被來電顯示假冒「一六五」專線警官詐騙。今年二月初,高雄縣一名退休警官也差點被假冒檢察官的詐騙集團騙取一百多萬元的退休金。此外,職司金融監理的金管會,總機亦淪為歹徒假冒的目標。詐騙集團囂張行徑,固然令人髮指;但政府機關淪為歹徒假冒的目標,是否也應主動站出來,為反詐騙盡一些力呢?
警政署於九十三年四月成立「反詐騙專線」,最初只有一個人負責,如今擴編到五十三人、二十四條線,可同時處理六十通電話。不過,歹徒詐騙的手法推陳出新,這些年來詐騙案不減反增,九十六年共有四萬三百多件,九十七年增至四萬二千多件,去年一年民眾財物損失高達一百二十三億元,顯示警政署「反詐騙專案」的成效有待改進。
近來景氣不佳,詐騙集團更加橫行。詐騙集團的手法愈來愈專業,甚至採取企業化管理,有些到農村召集失業青年,提供「詐騙教戰守則」,每月給予固定底薪,規定每日須達到一定營業額,才發給獎金,模仿直銷業獎金制度。
有的詐騙集團為逃避警方追蹤,採取國際化經營,把台灣的詐騙技術輸出到大陸與其他東南亞國家。有的詐騙集團先在台招募人員,然後以觀光名義把這些人送到泰國,從泰國發話專門詐騙大陸民眾,這種跨國詐騙手法,也令警方抓不勝抓。
儘管詐騙案層出不窮,防詐騙的工作必須從兒童開始著手。金管會與教育部決定自民國一百年起針對國中、小學開始教授金融理財知識,我們認為,在學習正確理財知識的同時,也要教導學童如何防詐騙可能是更迫切的課題。不過,老師們在教授這類課程之前,也必須先接受專業輔導,因為老師就是最常被詐騙的對象之一。學校有責任教導學童認清社會各種陷阱,並且學會分辨詐騙電話的手法,如此或許是減少詐騙集團繼續危害社會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