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代工的日子

伍華英 |2006.04.13
462觀看次
字級

現在的孩子放了學,不是上才藝班,就是上安親班,要不就是快快回家寫完功課,好打個電腦,或看個電視,至於做家事,則是為了應付聯絡簿上老師的要求,否則這些天之驕子,是可以不必理會「份內以外」的「雜事」的。

我常想,不知道這些孩子們長大後,留在腦海裡的童年印象會是什麼?也許都是吃喝玩樂、錦衣玉食吧!

但是,在卡奴充斥、工作只是為了休閒的今天,卻不得不叫我特別懷念從前與家人胼手胝足、捲袖提衫,不知玩樂為何物的苦幹日子。

四、五年級生應該都還有印象,那時候的家庭代工,真是如火如荼,從削荸薺、釘鐵扣,到剪衣服線頭、穿羽球拍繩,真是無所不做,只要父母接了什麼代工回來,全家大小都得跟著「下海」。

記得當時臺灣被譽為「雨傘王國」的時候,家裡到處堆滿了待加工的傘骨和傘布,「生產線上」由媽媽先縫傘頭,爸爸負責套傘骨,我則接手一枝枝的縫上「珠仔尾」(是傘布邊和傘骨的接合處),等大妹小心地把傘一一撐開,全家人就開始在傘海飄揚的客廳裡,各據一角,彎腰、低頭,快速而細密地,把傘布和傘骨一節一節縫起來。

二妹的身軀雖小,手腳卻很俐落,常得到媽媽的讚許,小妹不會縫,就自告奮勇負責穿針遞線,只是她穿線的速度常趕不上給我們用,最後往往噘著嘴,責怪我們縫得太快。

兩個小弟雖然不會做細活,倒也勤快地將縫好的成品一打一打地數好、收攏,等著讓爸爸捆紮裝箱。

有時弟妹們會喊累,或者乾脆撐起傘花玩了起來,不過休息一會兒以後,大家還是會本分地回到工作現場,因為這些貨得趕著明天送出。

這樣不眠不休的趕工,手指頭還常常被縫線拉到滲出血,直到老板發工資的那一刻,我們才覺得辛苦有了代價。可是,如果打聽到別人家領得比我們多,我和弟妹們還會同仇敵愾地誓言,下次一定要贏過他們。

啊!那段做代工的日子過得雖苦,卻成為我們幾個步入中年的姐妹們最津津樂道的童年回味,這一代的孩子豐衣足食,哪裡能體會我們曾經走過的刻苦歲月?這到底這是幸還是不幸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