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
〈自序帖〉卷尾鈐蓋數方印記,於「十月廿有(八日)」下有四方收藏印,分別是「雞」(肖形印)、「子京珍藏」、「有何不可」及「桃花源裡人家」等印疊成一排。此枚「雞」肖形印即是據此而刻成的二次創作,已將線條略微調整。
唐朝僧人懷素所寫的草書長卷〈自敘帖〉,一直是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名蹟,現今學者已經證實這件書法作品並非懷素真跡,而是後人的摹本(複製品)。
這件屢受爭議的草書極品,彼時在未確定真偽之前,兩方各有所據,經過嚴密而詳盡的推理論證及鉅細靡遺的鑑定,此世紀書法「臨床診斷」鑑定結果出爐,終於讓兩造臣服。
此帖真偽雖已水落石出,也無損名跡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仍被譽為草書經典中的經典。整幅作品充滿令人驚奇的變化,他打破字距、間距的限制,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豪情勃發,一氣貫之,用筆如有神助,精彩絕倫。
元代大收藏家項子京在《書法雅言》:「《自敘》一帖,粗魯詭異,且過郁濁,酷非平日意態。」他非常珍愛此帖,頻頻鈐記,「雞」肖形印是其中之一。
台灣民俗入厝準備一隻全雞代表「起家」。鄰居葉先生即將出任校長,由於心悅而寫一幅書法祝賀其晉陞,在作品引首處鈐蓋此「雞」肖形印章,意有以校為家的祈許,冀望他將學生當自己的孩子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