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B肝病患擔心須長期服藥,無法停藥。醫師表示,肝發炎指數、病毒數量是B肝治療的主要關鍵,符合一定條件的超級反應者,如能積極用藥,就可能提早停藥。
新光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廖朝聖指出,每個B肝病患都關心自己是否能「早日停藥」,擺脫藥物副作用,而「e抗原陰轉率」就是主要關鍵。國外大規模研究顯示,符合一定條件的病患(超級反應者)如果積極治療,極有可能在短期內達到停藥目標。
所謂超級反應者是指e抗原陽性的患者,肝發炎指數在二倍以上,且病毒數量小於十億。此時,藥物治療效果最佳,服用半年後,檢測不到病毒,患者應掌握治療黃金期。
二○○九年最新歐洲肝臟醫學期刊發表了一項研究成果,超級反應者接受B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喜必福」後,即能大幅提高e抗原陰轉率。
研究顯示,超級反應者持續治療一年半後,約有八成九的機率仍測不到病毒,八成一患者肝發炎指數恢復正常,抗藥性僅有百分之一點八。最重要的是,e抗原陰轉率更可高達百分之五十二。
廖朝聖解釋,病毒量低,比較容易被清除。肝發炎指數高,雖然較危險,但這也表示,患者的免疫功能較好,清除病毒的機會相對較高。如果病人血清中測不到病毒、肝發炎指數正常、e抗原陰轉,且e抗體出現,就可考慮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