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北戰爭結束一百四十四年、民權法通過四十五年後,美國參議院上月通過一項議案,為黑奴制度和種族隔離制度等歷史問題,向非洲裔美國人正式道歉。此舉為隨後眾議院通過議案、聯邦政府的相應行動鋪平了道路。一旦通過,將是美國國會首次就黑奴苦難史正式道歉。不過,黑奴後代仍無法以此決議作為索賠依據。
根據這項決議內容,美國國會承認奴隸制和吉姆‧克羅法的深刻不公、殘忍、野蠻和非人道,謹代表美國人民,為非裔美國人及其祖先遭受的不公對待表示道歉。(「吉姆.克羅」是美國劇作家T‧D‧賴斯在一八二八年作品中一個黑人角色的名字,後來逐漸變成貶低黑人和黑人遭受種族隔離的代名詞。)
來自愛荷華州的民主黨參議員湯姆.哈爾金是議案發起者。他表示:「這是欠了很久的債。國會作為代表人民的機構,就黑奴制和吉姆‧克羅法正式道歉是恰當且必要的。」
誤為罪犯 非裔成人禮
當今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的隱痛從未消退。上月中旬,一名白人至上主義者在華盛頓大屠殺紀念館內開槍,一名警衛中槍身亡。五月底,紐約一名黑人警察在追逐嫌犯時,遭到白人同事的誤殺。
在美國,儘管極端種族主義者只是少部分人,但這並不表示在美國人心裡的種族歧視已蕩然無存。在紐約槍殺事件發生後,很多人在問:「難道在不少美國人的心中,黑人與罪犯同義?」很不幸,答案也許是肯定的。
《紐約時報》非裔編輯斯特普爾斯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被誤認為歹徒是每個非裔美國男性的成人禮。商場保全緊盯著我們、交警偏愛檢查我們,走夜路的人被我們嚇得皮皮剉。」
沒有賠償 戰鬥將持續
美國獨立後,南部各州普遍實行黑奴制;一八六三年,林肯總統正式解放黑奴,但對黑人的歧視仍舊根深蒂固。一九七○年代,南部多州和地方通過對黑人實行種族隔離或其他歧視措施的吉姆.克羅法。這一法律直到一九六五年黑人民權運動期間才被廢除。
去年眾院曾通過一個類似的道歉議案,但這次議案的不同之處在於,參院明確對黑奴後代是否有權獲得賠償這一問題作出回答,表明該決議不能被用作索賠的依據。
部分議員對此不滿。共和黨議員威廉姆‧賴希說:「除了賠償,還能如何彌補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哈佛大學法學教授查爾斯‧奧格特里也認為,「道歉並不能代替賠償,這場戰鬥還將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