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拉滿弓,準備發矢。
武士何人?正是那英姿煥發的神射手──后羿。
后羿是射日英雄,據傳生於上古帝堯執政的歲月。彼時,羲和的「太陽十子」內部產生矛盾,對羲和原本規定的分工不願服從,他們各行其是、為所欲為,之後任意遊蕩,不受約束。原來固定每人輪流值日,一時之間全部攪亂。
天空一起出現十個太陽,結果把宇宙變成一個熾熱的火團,使草木燒燬,莊稼枯死,大地成為焦土,百姓沒有食物,人們在炎熱與乾渴中掙扎。野獸怪物乘亂橫行,猰貐、鑿齒、九嬰、大風、封豨、修蛇皆出現禍害人民。
為保護人民不受災難,堯祈求天神協助。於是,天帝派遣后羿給堯為民除害,后羿在北方的凶水滅殺九嬰,到東方的大澤青丘繫著絲繩的箭射除大風,又射下九個太陽,接著殺死猰貐,去洞庭湖砍斷修蛇,返中原桑林擒獲封豨。后羿終於將禍害翦除,使得百姓心喜,進而推舉堯為天子。
這是《淮南子》所記載的神話故事,喜劇收場,看後心有所喜,將「后羿射日」之漢代畫像石,擷取人物圖像而完成此印。
之所以命名為「射」,是因為「射」比「射箭」、「射出」、「發射」等用語好。「射」有向上的毅志,含有「興」字的振作。「射」與「興」兩字寫法與其意不同,但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卻是相同,如同天地之始,混沌的世界即將形成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