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哲男,因涉嫌關說審判、充當司法黃牛,遭檢察官向法院聲請羈押獲准。看到檢方與院方明快的處斷,真不知應該感到人心大快,還是應該為長久以來司法審判可以「論斤秤兩」交易,還存在「有錢判生,無錢判死」的現象,而覺得蒙羞。
權力使人腐化,古今中外任何政權都無法倖免內部會有「老鼠屎」,陳先生擔任總統府副祕書長任內,總共參與或主謀多少不法情事,自有待檢調單位查明,在相關人證、物證、書證未完全遭串供或湮滅前,應列為專案積極查辦。
不過,筆者比較擔心的,還是在如何杜絕司法界貪腐的歪風,及如何汰換人格操守欠佳的司法人員,以清吏治。
司法院為了徹底除去司法黃牛,不但一再三令五申嚴加處罰,還屢次在「司法周刊」刊登所查獲的司法黃牛案件,以彰顯司法院捍衛審判獨立的決心,可惜,仍有少數司法官無法抗拒金錢與名利誘惑,栽贓黑槍以換取業績的檢察官有之,全家總動員擔任收賄白手套的檢察官有之,而且同一案件一、二審判決結果天差地遠,致使民眾認為審判可以關說、談價的情形,更是不勝枚舉。可是,或許是因舉證困難,或許是司法界官官相護成習,感覺上被撤職查辦的司法人員寥寥可數,使人民對司法的信任一直處於低檔。
此次司法院副院長,僅因個人判斷有問題,連是否真的遭人設局構陷,都還沒有釐清前,就已在社會輿論要求司法人員,要有高標準的人格操守壓力下,黯然請辭,且總統更是罕見地未予慰留,可見司法人員在人格操守上,絕對不容許有一點瑕疵。
筆者不但支持法官全力查明陳前副祕書長涉嫌司法黃牛的證據,更期待法官能鍥而不捨,追查他關說的對象,也就是接受關說的法官是誰,因為這樣的法官顯然已觸法,必須接受嚴厲的審判,絕不能容忍這種害群之馬,存在於司法體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