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創意與巧思--糕菲蛋捲走出去 自助也助人

記者李祖翔/文‧劉俠之友會提供/圖 |2009.07.18
1326觀看次
字級


身障員工注重衛生,都戴著手套製作。
圖/劉俠之友會提供



「叔叔,要不要買一包手工蛋捲?」可別小看在公家機關、福利社和路邊推銷烘焙品的身心障礙者喔!他們是經過千錘百鍊、不斷練習,才敢和人說話的,他們賺得的利潤也不是放入自己口袋,而是比一般人還有愛心,希望未來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專門生產挪威式手工蛋捲的糕菲庇護工場,是劉俠(即杏林子)之友會附設的,由劉俠的胞弟劉侃創立,感念姊姊為公益服務的熱忱,立志要為身障者創造就業機會。

雖然一開始員工都很怕烘焙,因為怕熱、怕燙,但時間一久,不僅擁有成就感,還提出用競賽方式選拔生產冠軍,此舉讓他們拿到美食競賽西點烘焙類第一名。而挪威蛋捲的風味獨特,比一般大,呈金黃蜜糖微焦色,口感如紙片酥薄而脆,一天產出的蛋捲可達三千根,消費者笑稱那是「限量的幸福」。

糕菲庇護工場沒有門市,場長趙文宣說,由於不加防腐劑,蛋捲放在店面會縮短保存期限,再說,走出去讓身障員工與社會互動,是很好的訓練方式。

趙文宣常告訴他們:「別人的愛心不是理所當然,你們要期許自己拿出最高品質。」現在他們不想只當接受幫助的人,他們說,等工場賺錢,要幫助更多人。網址:www.lsa.org.tw/snack.htm。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