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四十出頭的上班族王先生長得高又壯,常打保齡球,愛用十五磅的「重量級」球,每次都打滿六局才過癮。長久下來,右手肘外側浮起一個直徑約半公分的腫塊,痠痠麻麻,很不舒服,經檢查為典型的腱鞘囊腫,俗稱「肌腱瘤」,醫師使用針灸療法治癒。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表示,經常使用電腦的上班族、廚師、櫃台結帳人員、手工藝代工者,及常打保齡球、桌球、高爾夫球者,由於手肘或手腕一直活動,肌肉、關節等組織長期磨擦,就可能出現腫脹而形成腱鞘囊腫。
外科的處理方式是以粗針吸出囊腫內的黏液,或開刀劃破囊腫,清除裡面的黏液及周邊組織,處理方式簡單快速,卻會留下較大針孔或疤痕。
中興院區最近試用的針灸療法很成功,林在裕用幾支一寸毫針刺入患部,形成一個圓圈狀,留針二十分鐘後拔針。腱鞘內膜被針刺破後,黏液會外流到肌肉、組織間,再由人體慢慢吸收。王先生接受三次圍刺治療後,半公分的腱鞘囊腫已消失不見。
林在裕說,腱鞘囊腫是一種外傷筋膜、邪氣居聚,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水液積聚於骨節經絡的病灶。中醫的圍刺手法可達到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消腫散結的療效,具有療效快、疼痛輕、無副作用、無疤痕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