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暑假我二十二歲,剛從大學畢業,雖然在畢業典禮以前就開始找工作,兩個月過去了,到處投遞的求職書卻石沉大海,沒有公司要收留履歷表上一片空白的我,甫出校門,需要一個經歷,機會之門卻一直緊閉著。
在那個年代,學文科的同班同學多有先見之明,不約而同修過教育學分,等待暑假過去、開學後當老師。我總覺得自己應該有更大的志業,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但是對未來生涯卻毫無頭緒,自己有什麼天賦也還捉摸不清。當時看起來,苦讀大學四年的古文學,在市場上全無賣點,數著報紙求才廣告,日復一日碰壁的經驗,一開始雖坦然接受,久了自信一點點流失,開始沉不住氣。
因為堅持不願意接受雙親任何覓職的幫助,三個月過去了,同學們上班的上班,上課的上課。一個炎熱午後,將浴缸儲滿水,我把自己沉到缸底,試著挑戰更長的閉氣,母親隔著門聽到我在水中大聲的咕嚕咕嚕,一會兒又有好長時不聞聲響,驚嚇得連連敲喚。
一串電話鈴聲中斷了母親急促的敲門聲,沒多久她滿懷歡欣的呼喚,「有一個校長朋友要請妳去當代課老師耶!」
原來的老師被氣得小產,這一末段班的學生多是桀驁不馴,沒有老師願意代課,我這個沒修過教育學分的菜鳥,就這樣誤打誤撞上陣。
數十年以後回想起來,似乎還能聽到滿堂學生將課本從書包裡扯出來,甩在課桌上砰砰的聲音,上課中他們大剌剌的奪門而出,忙著「到廁所洗臉」,哄堂大笑聲若震瓦,叫起來念書卻比蚊子還小聲。
我心想,反正是代課老師,不必負成績責任,每天蒐集教材資料到深夜,就是要講得更精采好聽,更是補習班課本上沒有的變化多端,教班上裡沒注意聽的人,會後悔漏掉最好聽的故事和講解,這一招奏效了。
那一年,因為覓到新職而離開這已煥然一新的班級,學生在作文簿上憤憤不平地表達,才開始對國文感興趣,為什麼又要換老師?也有學生信誓旦旦,將來要做個像我一樣的老師。和他們揮手作別的時候,想到上天的安排真奇妙,你不想做的事,祂偏偏要派給你,就是要你受磨練。
從此以後我每接到任何一項新工作,不再去想我不能做的理由,反而想著我可以做到的辦法。不去盡力試那最難做的,又怎能發現自己所能善用的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