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三伏貼」就是在三伏天裡(今年為七月十四、二十四日及八月十三日),對人體穴位貼上中藥方,通常每年於每伏天各貼一次,連續貼三年,對於常年受氣喘、過敏性等病所苦的病患,大都能獲得良好的改善。
穴位敷貼源起於春秋戰國時代的五十二病方(古醫書),屬天灸,又稱發泡療法,它是運用中藥餅劑,敷貼於背部的穴位:大椎、定喘、大抒、肺俞、風門、厥陰、膏盲、腎俞等,透過經絡入臟腑,既可除體內伏痰,又能溫陽補肺,從而達到調節肺、脾、腎功能,增加免疫力。
通常貼藥時間為六小時,若皮膚起紅腫搔癢則即刻撕下藥材;敷貼藥物二至三小時會出現輕度灼熱刺痛感,這是必然的反應,倘若灼熱疼痛難忍,則可提早除去藥布及藥物,並以乾淨棉棒拭淨皮膚。
若該處出現皮膚過敏或水泡,不可搔破,應塗抹優碘或龍膽紫(紫藥水),防止二次細菌感染。如水泡大者,應於塗藥水後以消毒紗布覆蓋,不可碰水,通常五至七天可痊癒。
藥物尚敷於穴位時,應該避免激烈運動,藥布除去後一小時內,不可洗澡或搓洗該部位。又穴位敷貼屬預防性治療,氣喘、過敏體質的小孩,建議配合西醫合併追蹤治療。此外,孕婦、咽痛及嚴重心肺功能不足,及三歲以下幼兒、體弱老人、感冒發燒、皮膚敏感或體質燥熱者等,都不適合做三伏貼療法。
氣喘、過敏性鼻炎病患須知:
一、養生注意事項:(一)注意氣候變化,做好防寒保暖。(二)忌吸菸,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灰塵、花粉、塵←,家中不宜裝置地毯、絨毛玩具或養貓狗等寵物。(三)飲食忌諱生冷、肥膩及辛辣腥羶魚蝦等物。(四)避免過度勞累及情緒起伏,盡可能生活作息正常與適當運動。
二、氣喘病患飲食禁忌:(一)避免食用寒涼性食物,例如西瓜、香瓜、橘子、葡萄柚、水梨、筍、芒果、巧克力、花生及其冰製品與飲料。(二)會過敏的食物或藥物應避用。(三)油炸、煙燻、辛辣食物應減少食用。(四)發作頻繁時,勿自行進補。
(作者為桃園廖桂聲中醫診所院長 廖桂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