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觀點》藝文薰陶 因材施教 培養同理心 恢復社會平靜

記者李祖翔 |2009.07.12
641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近來校園霸凌、街頭鬥毆等社會案件頻傳,在社會中擔負「心靈導師」工作的宗教團體,對恢復社會的平靜提出不同看法。佛教認為用佛法的藝術與文化薰陶,可減少年輕人暴戾之氣;天主教覺得該因材施教,給低成就孩子不同的教育;一貫道則要孩子從小培養同理心,學習尊重。

中華佛教青年會理事長惟靜法師指出,人都會衝動,而社會案件層出不窮正是因為好強導致,家庭、父母的關懷要多一些,讓子女學習道德觀。

她說,佛法是帶來心靈平靜的良方,在網路世代,可透過藝術、音樂等引導眾生,她認為:「讓年輕人定心修禪雖然不容易,但是透過漫畫、卡通認識佛法,也不失為一妙方。」只要人人了解佛法的好處,社會自然和諧。

天主教台北總教區總主教洪山川表示,社會上亂源多來自青少年,校園教育功能特別重要,最重要的途徑就是保有校園「社團」的存在,「天主教的觀點中,只要不歧視任何低成就的孩童,社會就不會有紛亂。」

他強調,孩子在校內社團、比賽、休閒活動能有緩衝作用,把孩子放到適當的位置,別讓成績不好的孩子成為資優學生的「書僮」,另外,參與教會活動,學習生命教育,也能化解暴戾。

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理事長李玉柱認為,一貫道強調本質相通,所以人與人相處,要用「同理心」面對。

他說,孩子從小培養同理心的態度,長大後看到的才是活生生的生命,而不是恣意糟蹋的「物品』。他強調:「生命不是玩票性質,從年少就要扎根,了解『尊重』的意義;在傷害別人之前,要能想到『如果今天是他傷害我,我會好受嗎?』常常這樣想,社會就會平靜而充滿喜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