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小心通縮再起

 |2009.07.11
1088觀看次
字級

六月初國際油價一度上漲至每桶七十美元,黃豆等大宗物資與原物料價格也同時上漲,引發各界擔心通貨膨脹蠢動。不過,據主計處公布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負一點九七,創下四十年來最大跌幅,剔除食物與能源的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負零點六一,顯示國內的通貨緊縮壓力遠遠超過通膨,執政當局應小心防範通縮再起。

台股自四月底以來一波大漲,各項經濟指標衰退幅度縮小,讓民間消費信心逐步回穩。不過,景氣復甦的力道顯然不如各界預期來得強勁。因為六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年增率已連續五個月下跌,而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百分之負十三點六二,為連續二個月創下史上最大跌幅。

對消費者而言,物價當然愈便宜愈好,不過,如果物價下跌背後的原因是通貨緊縮,問題就嚴重了。主計處調查顯示,國內民間消費仍舊低迷,即使國際原物料短期內有上漲的趨勢,廠商不太敢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而且還要進一步降價促銷,因此導致消費者物價繼續下跌。

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同樣危害國民經濟,一旦國家陷入通貨緊縮的惡性循環中,很難馬上脫身,日本就是最明顯的例子。這波金融海嘯,不僅台灣的物價持續下跌,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的物價也下跌。日本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負成長百分之一點一,創下自有統計以來最大跌幅,各界開始擔心日本可能再度落入通縮的陷阱。

金融海嘯爆發以來,歐美各國央行大舉採行寬鬆的貨幣政策,把利率降至趨近於零,六月初國際油價上漲至七十美元,再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漲,有人開始擔憂通膨問題。其實,各界對通膨的憂慮並非空穴來風,過去美國聯準會在葛林斯潘時代,曾把利率降至百分之一,結果埋下通膨的種子,引發日後的股市與房地產泡沫。

目前的危機,究竟是通縮還是通膨?經濟學家各有不同解讀,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曼分析,由於美國的消費者物價指數依然是負成長,而失業率繼續攀升至歷史高峰,他認為,美國眼前立即的危機是通貨緊縮,而不是通貨膨脹。

依已公布的統計數字來看,台灣的通貨緊縮壓力比起美、日兩國,有過之而無不及。以美國為例,今年前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平均為百分之負零點四,日本前五月平均為百分之負零點三,台灣上半年平均為百分之負零點四三;比較起來,台灣物價下跌情況甚至比美、日來得嚴重。

展望未來,在失業率高漲且平均薪資負成長的情況下,民眾的荷包縮水,國內通貨緊縮壓力會愈來愈大,執政當局千萬不要掉以輕心。

財經首長們應以務實態度,評估台灣現階段面臨的通縮壓力,適時採取防範措施,千萬別讓台灣重蹈日本失落十年的覆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