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1 隨祖師參禪去─初祖達摩

杜荷/文‧攝 |2009.07.03
662觀看次
字級

少林寺外觀宏偉,乳白色新山門襯著深藍,映入眼簾透澈冰心,正如達摩祖師傳法偈預測了「吾本來茲土,傳法度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的禪宗傳奇。

今日少林寺信徒香客雲集,禪反而隱沒在川流人聲裡。回推歷史,當初達摩就是因為不喜浮華,才來此隱居的。

中國南北朝時期,達摩從印度經海路東渡而來,由廣州登上岸後,便引起篤信佛教的梁武帝注意,他力邀達摩入宮,「請問造橋鋪路、供僧行善功德有多大?」達摩一句:「了無功德」,竟惹得武帝拂袖而去,最終以話不投機,被請出了宮。

之後,達摩一葦渡江,來到北地行化,發現洛陽佛學競逐浮華,偏執義理,與南方只追求人天福報都離佛甚遠。於是選擇了「維摩一默如雷響」的「默然」態度,行至嵩山少林寺五乳峰上的石洞中壁觀禪修,一坐九年。

由於日光長照,達摩的影子自然留影於壁上。這一默反倒開啟了中國人對禪的興趣,也等來了慧可斷臂求法的傳法因緣。

昔日,達摩洞因位在五乳峰頂,距少林寺後方有幾公里遠,遊客多不前往,只有少數朝聖者願攀登六百石階,朝拜祖師。據說,曾有人建議修建纜車直通達摩洞,但少林寺住持永信法師反對,他說:「如果真有誠心,更應該徒步上去,才知求法不易。」

達摩洞上,有位奇僧,名永慶法師,與永信法師同一輩分。他每日清晨上山,天暗下山,如此日日守護達摩,長達十年。他面黑滿鬍,舉止粗獷,卻心思細膩,眼神銳利活像達摩,讓人一時間忘卻古今,還以為達摩至今仍在開世人一個玩笑呢!

問他為何來此?永慶法師望著遠方,僅說了一句「緣分」後便默然,無聲勝有聲地做了最好的回答。

少林寺內,留有歷來武僧踏石成洞、手指插樹留孔的見證。少林武術晚於禪法,源於唐初十三棍僧救唐王有功開始,以僧練兵成為傳統,演變至今,少林武僧的武術表演儼然成為另類弘揚佛法的一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