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經典名句】視強則目不明 聽甚則耳不聰 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文心工作室 |2009.06.26
2480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故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目不明,則不能決黑白之分;耳不聰,則不能別清濁之聲;智識亂,則不能審得失之地。──〈解老〉

讀懂名句

視力用得過度,眼睛就看不明;聽力用得過度,耳朵就不靈敏;思慮過度,智力意識就會混亂。眼睛看不明,就不能判斷黑白顏色之界限;耳朵不靈敏,就不能辨別清濁之聲;心智混亂,就不能判別得失對錯。

名句故事

在《老子》「治人事天莫若嗇」的觀點影響之下,韓非認為,人要健康長壽,須適動靜,省思慮,惜智慧,愛精神。此「嗇」即不妄費、愛惜、保養之意。身為人,必有七情六欲,所謂耳之欲五聲,目之欲五色,口之欲五味,人皆有之。但韓非認為欲望不可過度,故說「視強則目不明,聽甚則耳不聰,思慮過度則智識亂。」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是說人若過分追逐眼目之享樂,那麼一定會至眼花撩亂的地步,最後終於無法辨別五色之美;人若過分追求音聲之享樂,那麼便可能至聽覺麻木,而最終無法辨別五音之美;而人若過分追求味道之享樂,那麼一定會到味覺麻木的地步,而最後無法辨別五味之美。

新說名句

隋末唐初,著名醫學養生家孫思邈,非常強調「嗇神養生」之論,並且身體力行,其歲過百。孫思邈在《千金翼方》等有關養生的論述中,始終將「養性」置於第一,養性者,即是調養自己的精神心性,使之常處於寧靜祥和的境界。

而其養性之大要,具體要做到是「十二少」,此外需忌「十二多」。

所謂「十二少」即「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行」,而所忌之「十二多」即是由十二小而來,所謂「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多事則形勞,多語則氣乏,多笑則臟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理,多惡則憔悴無歡。」

孫思邈的養生之道,所強調即在一個「嗇」字,意指不過度消耗精力,並且需愛惜與保養;同時也提醒我們現代人,凡事不過度:工作不過勞、體力不過勞、腦力不過勞、視力不過勞、腸胃不過勞;不斤斤計較、不想入非非、不費心鑽營、不大喜大悲,便是最好的養生之道。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