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中的男孩需要一個懂得承擔責任的父親,來教他怎樣才能像個男人。不過事業成功的父親,往往在家中不見人影;人生不怎麼精采的爸爸,又不知道如何和兒子親近。
大陸導演馮小剛到台灣訪問,談到最受不了台灣偶像劇男星的地方,就是他們不夠MAN,說話像女生,愣要把「我養了一條狗」說成「我家養了一隻狗狗」;他勸年輕男演員演戲要學寇世勳,功夫紮實像個男人,更勸大陸男演員別學台灣男藝人,故意讓襯衫胸前兩三粒扣子不扣上。
在台灣要找個頂天立地、有男子漢大丈夫氣概的典範人物還真難,社團活動中,大學生聚在一起往往還在玩童心未泯的團體遊戲,常常聽到四、五十歲的男人還不自覺地說我們男生如何、妳們女生如何,聽起來就覺得肉麻。
歐美男人家務樣樣能來,自己動手修理家電、修車、割草、為自家漆油漆。有些台灣男人不但連拎個垃圾到家門口都嫌麻煩,更別提請他們修馬桶、疏通下水道阻塞。
台灣男人從前有躲家務遠遠的藉口,是忙於「賺錢養家」,現在是雙親雙薪,爸爸媽媽一樣忙於外務,雖然成長中的男孩始終需要一個懂得承擔責任的父親,來教他怎樣做,長大才能像個男人。不過事業成功的父親,往往在家中不見人影;人生不怎麼精采的爸爸,又不知道如何和兒子親近,以平實的身教當個楷模,或者幫他精選讀物、影片以擴大眼界,甚至給他主動創造挑戰與挫折的機會,教他獨立思考和面對困難。
如何當個兒子心目中能解決人生問題的好爸爸,其實真是一門人生大學問。
很自然會講出「一隻狗狗」的男明星,很可能只是在覆述女性友人的話,但是偶像劇主角往往是青少年模仿的對象,小男孩如果在幼時,已經錯失了爸爸常在身邊當模範的機會,青少年時不是拿娘娘腔人物當典範,就是拿電玩遊戲中趕盡殺絕的英雄來學習,我們要怎樣期待他們將來成人後,能知所分寸、有情有義、承擔對家庭、社會及國家的責任?
十多年前因緣際會,曾任一家百年歷史的國際男性雜誌台灣版主編,見證這本雜誌所企圖推廣的男性品味和內涵。這本雜誌史上雖曾有舉世著名的作家,如海明威的文章,來加持其深度,近年卻反映社會的虛無而更加商業化,成為精品和偶像明星宣傳推廣的平台。台灣的媒體在反映如何才是有品味的男人這個議題上,很自然也呈現相似的價值混亂和迷惘。
教育部最近跳出來,以大預算推動青少年品德教育,其用心值得鼓勵,批評這項計畫的社會人士與其質疑它的可能性,何不花更多精力集思眾議,在探討如何才能教男人更MAN上著力?或許換個詞彙,如何才能教男人既有強健體魄,更具有君子風度的Gentleman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