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小菜菜名深富人生哲理,做起來不難。
早年家住平房,與一位東北籍國大代表為鄰,孫伯伯人和,孫媽媽慈祥,對鄰居很好,尤其照顧小朋友。
兩家隔一矮牆,互動頻繁,孫家燒煤球,整天爐中有火,水壺一開,孫媽媽就「提滾水、提滾水」喊不停,要我們去提開水灌熱水瓶,鄰居相互照顧,減少燃料開支。
北方人擅長包水餃,閩南人喜歡炒米粉,兩家互通有無,我們家炒米粉就送給孫家,孫家包水餃就送我家,兩家人吃得不亦樂乎。
孫媽媽做得一手好菜,燻魚臘肉,醃漬泡菜,煎煮炒炸,無所不精。每當放學就往孫家廚房跑,饑腸轆轆,香氣逼人,孫媽媽無論煮什麼菜,就先舀一小碗餵我的五臟廟。我對廚藝有興趣,她也不厭其煩教我幾招,酸甜苦辣就是其一。
早年台灣人苦怕了,不太喜歡吃苦瓜,顧名思義,孫媽媽把苦瓜洗淨對切,去籽去囊切片,拌糖、醋、醬油、香油、辣椒末,一盤色香味俱全的「酸甜苦辣」就完成,既下飯又爽口,怕生畏苦可先川燙一下,口味就溫和一點,但不要燙太熟,否則口感不脆。
人生本來就充滿酸甜苦辣,吃一盤「酸甜苦辣」別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