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中醫抗暑DIY

黃慧君 |2009.06.25
568觀看次
字級

預防中暑首先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白天可稍作午休,平日養成體育鍛鍊的好習慣,多飲白開水、適當補充營養,室內要通風良好、隔熱遮蔭,即使外出也要作好衣帽防護、避免高溫曝曬。其次要重視夏日的飲食,避免肥甘厚味、暴飲暴食及恣食生冷,如此容易造成腸胃功能的損傷,進而加重暑濕的症狀。

適合夏季的食補中藥有西洋參、麥門冬、蓮子、山藥、百合、白木耳等。此外,夏季還有許多應時的蔬菜水果上市,這些蔬果往往具有清暑熱、化濕濁的效果,例如西瓜、絲瓜、冬瓜、苦瓜、黃瓜、莧菜、蘆筍、竹筍、甘蔗、蓮藕等。

一般民眾常常使用刮痧來治療輕度的中暑,刮痧其實類似按摩的作用,它是利用水牛角製成的刮痧板來刺激皮膚,使得皮下充血、毛細孔擴張,以便讓體內暑熱穢濁濕氣由裏出表,如此經絡氣血得以暢通,進而調節身體五臟六腑的功能。

刮痧小提醒:刮板及所刮部位的皮膚要注意消毒,小兒或體瘦者,因為皮膚柔嫩需特別注意輕刮,或隔著薄衣來刮。

操作方法:從脖子的後面,順著肩膀側刮,再刮背俞穴、大椎穴。

刮的力道以病人可以忍受的程度為主,手法自上而下,由內而外,不要來回刮,並避開傷口、骨頭的位置,如此表皮漸漸充血,直到出現紅色痧點為止。切勿一昧追求出痧,有時病情不容易出痧,拚命地胡亂硬刮,不僅未解除中暑症狀,反而進一步造成皮膚損傷。

刮完痧後一小時內,不要洗冷水澡,最好馬上休息,避免吹風、流汗,且多補充水分,配合抗暑飲食,以助清熱解暑。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處進行再次刮痧,再次刮痧的時間需間隔三至七天,以個人皮膚上痧退為標準。

刮痧療法的禁忌:年老、久病體弱或過度疲勞者,有出血傾向的疾病,心血管疾患,糖尿病患者,皮膚有傷口者,皮膚容易過敏者,骨折處、局部組織腫脹處,飢餓或剛吃飽者均要慎刮、禁刮。

DIY抗暑餐:

抗暑粥

做法:將薏仁、新鮮蓮子肉、新鮮山藥、紅棗、小米、綠豆、白米依個人喜好,加入新鮮荷葉湯(新鮮荷葉一張或乾荷葉三分之一張事先煎湯備用),熬煮成粥。

抗暑茶

做法:金銀花一錢、菊花三錢、山楂五分,兌入兩包綠茶,加入七百西西熱水沖服。

(作者為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科醫師  黃慧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