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說明六度與道品相攝。
「六度與道品相即」者:檀(布施)即是摩訶衍(大乘法)。《大智度論》說:「內外所有布施,用無所得故,共一切眾生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是名菩薩摩訶薩檀波羅蜜。」四念處,也即是摩訶衍(大乘法)。檀與道品之間,無二無別,因一切法不可得故。
通論所有的修行法門,於修行上,有互相對治之意及彼此的互相協助之意;從理上說,也互有相即意。若依四諦來說,四諦乃從因緣生,具「有、無,非有、非無」,廣歷一切法,皆有三番(空、假、中)。若能了知此意涵,就能從任何角度自在而說。
以下,解釋六度為何能調伏六根義。雖然四教,皆以檀、戒、忍、進、禪、智為度;但各有其層次的分別。
藏教,全稱三藏(經、律、論)教。指小乘教。即為三乘人各別說生滅之四諦,以析空觀同斷見思惑,令入無餘涅槃。以下是藏教調伏六根的方式:
藏教--
六度如何含攝、調伏六根
若六根不受六塵境的染著,即合乎諸道品中的捨覺分與除覺分;即是以檀(布施)度調伏諸根也。
六根不為六塵所影響(破戒),即合乎道品正業、正語、正命,即是以持戒度調伏諸根也。

能於六塵境上,安忍不動,即合乎道品四種之念(四正勤),是名以忍度調伏諸根也。
守護諸根於六塵境,常不懈怠,即合乎道品的八種精進(八正道),是名以精進度調伏諸根。
定住身心不散亂,不為六塵境所誘惑,即合乎道品八種禪定(四禪、四無色定),是名以禪定度調伏諸根。
知六塵境是無常、苦、空、寂滅,即合乎道品十種之慧(註),是名以智度調伏諸根也。
此乃三藏教調伏六根,以具足六度之修持意。如左圖:
註:參閱《最勝問菩薩十住除垢斷結經》所說,菩薩摩訶薩至空法界當修「十慧」。(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