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翔十多年前到大陸打拚,小有斬獲,每個月匯回家用,將兩個孩子供到大學畢業。志翔太太在台灣也做點小買賣,每天早出晚歸。
志翔夫婦都忙於發展事業,他們認為,給孩子足夠的生活享受,就可補償爸媽的缺席。
大兒子大寶五年前研究所畢業,開始準備公務員考試。因為從小看到爸媽做生意很辛苦,且沒有保障,所以希望做個公務員,過穩定的生活。
可是大寶考運不好,每次都是差一點。親友勸他先找個事做,再一面準備考試。
大寶不願意,他覺得光念書就考不好了,一旦上班,那有時間及心情準備。於是將整個心思放在考試,還上補習班。
志翔與我們聚餐時,感嘆地說,一個人在異鄉工作十分孤寂,但他總想給孩子多點補償,兩個孩子每年出國度假、買汽車、買電腦、補習,志翔從不皺眉頭,還慶幸能給孩子這麼好的環境。
大寶剛開始考試時,他還想,自己辛苦些,讓孩子過得好些,也是值得的,再過幾年,等大寶及弟弟小寶開始工作,自己也可以停止在異鄉的辛勤,回家與太太養老。
二兒子小寶,將近三十歲了,也是沒有做過什麼事情。大學畢業後,補了兩年托福,三年前申請到美國大學念設計,念了半年多就回來,受不了課業壓力。
設計沒念成,商科畢業的小寶休息了一年,前年考上一家銀行,從基層做起。工作三個月,覺得事務太簡單,沒有挑戰性,而且工作時間太長,毅然辭去。又在家休息了半年,要他去找工作,想來想去只有考銀行,但是受金融海嘯影響,各大銀行招考人數減少許多,至今還在找工作。
志翔對於兩個三十歲還沒有做過一天事情的兒子,感到十分煩惱。想到自己三十歲時,已經扛著一家四口的重擔了,兒子不但吃住都靠父母,每年還要出國度假、穿好衣服。他開始擔心,自己那一天沒辦法負擔,不能又不肯自立的孩子要靠誰?
志翔也開始反省,讓孩子多享受些又何妨的想法,是不是錯了。孩子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可能害了他們。
我們勸志翔與大寶談談,先考個基層公務人員,先進公務機關工作,有了工作經驗,再做考慮。大寶終於接受志翔的建議。
但願大寶能順利考到一個資格,展開自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