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地產活絡之前,手上有餘錢購屋的人如何進場購屋才有勝算?各類產品中以「捷運共構住宅」最抗跌,台灣房屋調查,二○○八年以前推出的捷運住宅房價比起周邊住宅,高出一到兩成的行情,銷售率也達百分之百,顯示交通便捷是購屋考量最重要的選項之一。
但,內湖線捷運即將通車,周邊住戶對「噪音」甚有微詞,雖為台北市交通網串連出新天地,但因為車子行駛在地面上,周邊住宅品質大打折扣,是否能為低迷許久的房市帶來春燕,將有兩極看法。
不動產研究員邱承豐指出,大台北眾多捷運線中,以中和線的捷運住宅跌幅最小,跌幅僅百分之三點一二,因為純住宅的捷運住宅較容易控管出入分子,管理品質好,房價相對抗跌。
捷運住宅有「到站就到家」的利基,雖最為抗跌,但隨房地產景氣修正,有些捷運住宅住辦商混合、走廊狹隘、戶數特多,住家品質受到考驗,房價也面臨修正。
邱承豐認為,購屋族一切以需求為優先,並非所有捷運周邊都是好的選擇,要避免賺了房價,卻賠上時間及生活品質,考慮房價外,更該選擇生活機能較好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