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兼奇摩入口網站負責人及為人母親的雙重身分,洪小玲推廣兒童網安教育別具意義。「被稱為網路世代的學童,被網路科技包圍,性格較獨立自主有想法,因此網安教育注重引導,而非防堵」她說。
Q1:孩子迷戀上網打電動,怎麼讓他們控制時間?
A1:我的孩子比較沒有沉迷線上遊戲的問題,但現在的孩子其實都很聰明,一味的防堵控制反而無法讓孩子真正了解時間管理的問題,建議主動溝通討論代替被動防堵,和孩子共同約定上網時間,時間到了則叮嚀孩子關掉電腦,慢慢培養出孩子尊重自己決定跟自我管理上網時間的能力。
另外,其實上網不只可以打電動,還可以查資料、看新聞、寫部落格等等,所以提醒孩子上網多使用其他功能,也能改善沉迷線上遊戲的問題。
Q2:孩子透過網路談戀愛,怎麼處理?
A2:我的孩子並無網路戀愛的問題,網路聊天的對象也都是認識的朋友,不會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聊天,但從黃葳威博士2008「台灣青少兒網路使用調查」調查,有79%女童上網主要在進行網路社交,因此呼籲家長要關心孩子網路交友的情況,但同樣需以關心、溝通的方式取代被動防堵,提醒孩子若要與網友見面,須由家長陪同避免危險。
另外,建議可將家中電腦設在公共區域,留意孩子上網行為並適時給予關心。
Q3:大人應做什麼良性示範?
A3:使用網路是孩子成長及社會化的過程之一,不管是網路交友、時間管理或個資外洩等問題,建議大人應該主動和孩子討論正確的網路使用觀念。
另外,雖然大人有豐富社會經驗且有自制力,較無時間管理、網路交友問題,但在個資外洩問題上,即使是大人也容易犯錯,例如將帳號密碼設成生日或容易猜到的基本資料等等,也提醒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能有良好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