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書畫】 信札(局部)

張大千/畫‧國立歷史博物館/文 |2009.06.17
418觀看次
字級

書札墨蹟多半都是書家隨意所寫,無修飾的痕跡,帶有鮮明的個人風格,有時比平日應酬之作更勝一籌,本幅可謂如是。張大千在此札中字體時有濃淡,時有粗細,明顯地隨著書寫時的心情或思緒起伏,尤其寫到第三紙第一行「人生今昔之感」的「感」時,或許因為情之所至,整個字體舒展開來,真可謂心手合一。


款識:目寒吾弟,入青前得武林書,便思與紫娣寫寄仕女始作覆。巡逡未成,昨又得霍邱書,亂世流離致可嘆傷,所幸老伯母大人先期還鄉,尚屬萬幸,否則此時扶老攜幼更困難也……畫展文大佳,令人生今昔之感矣,植源、非厂不時見面,彼此俱無興致。植源診金收入大減,非厂亦無一事,來日大難生活大是問題。茲先去吾弟匯上百金,收到乞即賜復,以釋懸懸,此叩侍祺,兄劄爰頓首三十日。紫娣均此,稚柳弟不知在何所?弟處有消息否?丹林書云月眉隨名山下鄉亦無下落。

鈐印:杵臼交親、堪白吳平過目心賞。

紙本 冊頁 原圖27.3×19×3cm 1980 台北私人收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