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自己的書寫序,乃是向讀者交心,稟明著作流程的心境、感知,這必得誠摰坦然。不必過份謙卑易流於造作,我手寫我心,我心說我口,真情實意地留予某種純淨的位置,卻也必得避開不經意的踰揚或浮誇、偏執。
請作家知友為書寫序,乃是盼得諍言;如何看清楚自己文字風格的走向及思索開閤之間的盲點或特質。另眼智心巧如解剖,亦能有醍醐灌頂、茅塞頓開的啟示,這是身為書寫者散篇合集最深切地衷心祈盼,也可讓讀者深入作者思脈理路,導讀引領,猶若展演揭幕之華。
以作品論作品或以人談人?此是序之吊詭,說來確是大學問。自序能諳己心意念,他序則彷彿身臨迷宮,多少難測前路何如?逢花遇獸或急湍險崖,一次華麗的冒險或是岔道迷途,像棋戲亦像角力,他序者是持花女神或執戟鬥士?既委知友作序,就必得氣定神閒如是。
亦然是人性試煉,如佛陀菩提樹下修行,千般幻影惑然,我執紛亂為情欲女色,暴虐食獸,豐宴華舞,佛陀喝止叱退!遂留葉片紛落似雪,留予四方以靜,靜遂清明,心淨無垢。
書寫之我,多少撕扯於持花女神與執戟鬥士之困,矛來盾去的猶若流行語句:「期待又怕受傷」。那麼自問:何不自序可也,何求他人作序?若遇大智慧佛陀,怕會反問:莫非還是有藉名以虛華之念,如何自圓其說?
卻想真正傾聽、領受善寫的文學知友如何論書,期許他所識見能若禪思一偈,解己之惑;序如戲局,自認為熟悉的也許竟是陌生,瞭解的卻是誤認,猶若人生行路,一廂情願地偏執往往是在歲月過程中,這才澈悟:人是個體,意識原本相異,所言所行終是自我。因之應答、回向,必定如逢新境,予我映照反思。
看前人書,但見花籃處處,擺飾稱美,少見真言深意;近年閱讀,喜見誠心著力,繁花盛景之間,尋出破缺的幽涵,廢墟幻滅之中,探問絢麗的昔往;傾聽他人,反思自我,縱有誤讀亦是於此了然,原來有另條谿徑,值得前往追索探訪,看不見的,終究有人代為開啟。
溯往昔書,有人展延為時代留影,有人未能推索前後相異題旨,而多少誤讀走向,更有人序前批判與書無關之人事……雖不苟同,我卻坦然收於書序,畢竟感心文學知友允諾為書作序,相信亦是惕勵、期許之諍言自是珍惜。
多年來,亦應約為文友作序,其時的心思情境,不也淪於自我偏執,偶有敗筆之輕慢,而今憶起,必得懺之、省之。對他序要求厚實,而為人作序卻失之以更多的專注,罪過矣。
未來之書,依然會邀之他序。友諒、友直、友多聞,自我雖頑強,傾聽與學習,正是書寫合集,敬聆諍言的莫大知心與祈待。
(本專欄每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