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人力銀行董座楊基寬在成大畢業典禮致詞時,提到「延畢的動機,如果只想要逃避工作的話,是懦夫」,引發反彈,但我同意他的看法,因為現在有太多的大學生利用「學生」頭銜逃避責任,不敢面對自己的未來。
依現在的大學教育體制,絕大部分的學生只要願意,都可順利畢業,但居然還有這麼多延畢生,心態絕對是主因。
就個人在學校的觀察,延畢原因不外乎準備研究所或國家考試,不然就是怕出去找工作。而就現實來看,這兩個理由都是自己平時不努力所致,如果在四年內多充實自己,又何必多浪費這一、兩年呢?因此,楊基寬認為延畢是懦夫的說法,對部分人是可以成立的,因為真的有人是因為不敢去除學生光環,才縮在學校裡。
所以,當延畢生反對楊董的意見時,應該回頭想一想,自己在大學四年裡是否夠努力?對未來的規畫是否具體?不要認為別人是刻意貶抑,畢竟,入學門檻低、把關也不嚴,加上高失業率,如果沒有萬全的準備,確實難出人頭地,換個角度看,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有人用這樣的論點來激勵大學生,有什麼不好呢?
李坤隆(高市/大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