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差、工作難找 畢業即失業 家長也恐慌 延畢累積能量 等大環境翻轉 是無奈的辦法
報載104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日前在成功大學畢業典禮上,以「選擇延畢是懦夫」激勵畢業生應勇於求職,卻引發網友的諸多不滿。我是大學生的家長,並不認同「延畢是懦夫」的說法。

「畢業即失業」是大學畢業生最擔心的事,但調查數據卻顯示,這極為可能出現,據職訓局的統計,即使四月份加入近兩萬軍職工作,仍呈現四個大學生搶一個職缺,最嚴重時,平均九個大學求職者搶一個職缺。隨著六月畢業季,至少有十三萬畢業生將投入職場,情況更雪上加霜,勞委會粗估,扣除職場正常新陳代謝的職缺數,會有六、七萬畢業生找不到工作,而平均失業周期近九個月。
就業情況如此糟糕,不但畢業生會恐慌,連我這個大一學生的家長,都會緊張未來孩子一出校門就失業,所以不能責怪大學生,更不宜罵他們懦弱。
其次,畢業後一時找不到工作,想辦法延畢、考研究所繼續進修,也不失是個應對策略,與其窩在家裡或是自怨自艾的「壓馬路」,不如在校園繼續學習,無論是修習其他學科,或專長技能,都是值得鼓勵,社會人士不該強烈批評。
此外,畢業生家長和親友也應支持和鼓勵,畢竟大環境太糟,無法立即找到合適工作,那就先放鬆心情,把延畢當成是累積能量,學習台灣諺語「田螺含水過冬」的精神,況且台諺「有山就有水,有神就有鬼,有寒就有熱,有艱苦就有快活」,只要用心學習,而不是在校園裡鬼混,大環境總有翻轉的一天,待時機來臨,就可以破繭而出。
楊董雖解釋他的意思是「延畢的動機,如果只想要逃避工作的話,才是懦弱」,但我相信沒有人願意藉延畢逃避工作,只是大環境確實不佳,畢業即失業的噩夢揮之不去,若有大學畢業生選擇延畢,是不得不的無奈選擇,不但不該批評,而且應該給予同情、鼓勵和協助。
杌聞(台北市/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