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處調查 2成3有意願 多過20、30歲世代 最想從餐飲業下手
【本報台北訊】中年人的創業能量居然高過年輕人!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三十雜誌」合作調查發現,有意願創業的人口,四十至四十九歲中生代所占比率最高,有百分之二十三點一,高過二十、三十歲的年輕人。
愈不景氣愈是創業的最佳時機,中小企業處與「三十雜誌」、青年創業總會五月初針對「新創業趨勢及民眾創業意向」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台灣人果然有夠愛創業,在受訪的一千零一十五人中,百分之四十五點四的人曾有創業想法,百分之二十二的人有創業經驗,有百分之十三的人正在創業中。
創業者以低門檻的行業最受歡迎,有百分之三十四點六的人都想從「餐飲業」下手。
值得注意的是,有創業想法的人中,以四十至四十九歲占最高比率,有兩成三,顛覆「創業是年輕人的事」的想法,四十歲族群的創業能量,連二十至三十九歲的年輕人都比不上。
中小企業處官員表示,四十歲以後在資金運用及社會經驗的資源,都較年輕人充沛,也更容易面臨裁員危機,所以更有創業動機。
「世祥行」負責人楊碧玉就是一個典型,今年四十好幾的她,去年決定丟下原來房屋仲介的工作,出來創業賣布丁及咖啡,問她中年轉業的原因,她笑說,除了對自己朋友做的布丁很有信心外,「與其給別人請,不如自己向前衝!」自己原有的行銷資源及能力,就是創業最好的本錢。
協鴻綠能公司的林振富則坦言有中年危機意識,原本在TOYOTA當主管的他,四十二歲那年開始創業,之所以轉變那麼大,因為看準「綠能」絕對為未來當紅產業外,對朋友研發的「水電池」很有信心,不過他之前也猶豫了近一年,後來覺得人到中年,應該好好把握機會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