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無私無隔邁步向前─本報邁向第七年感言

 |2006.04.01
616觀看次
字級

亞里斯多德曾說:「人是社會性動物」。因為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能離群索居,必須與其他人互動;要相互對待,彼此溝通。要溝通便需要工具,與人溝通的工具便是媒體。隨看科技的進步,溝通用的媒體,已經從最原始的聲音符號,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發明的文字,而急速的多樣化,圖像、樂音、動畫、影像,都被大量的利用。儲存媒體的載具,發展更是日新月異,方便了媒體的傳播。

書刊報紙之外,出現了廣播與電視,晚近更有來勢洶洶的網際網路,尤其是無線寬頻網際網路,都對傳統傳播媒體產生威脅。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對當代媒體偏好的研究,都發現對於文字媒體的疏離,形成普遍的「文字疏離症候群」。又因而導致「閱讀衰退」現象的出現;科技創造的新工具與由而造成的心理偏好,對傳統傳播媒體,尤其是報紙的影響最為巨大。

盡管如此,近年來有關人類消息、觀念、知識、信仰來源的研究,仍然指出最具影響力的、最為人信賴和最有益於生活的還是報紙。不過報紙的讀者需要的是實用的消息,可以幫助經營正當生活的資訊,世界上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由此得到有用的忠告;當環境變遷、生活型態改變時,報紙必須與讀者的生活息息相關。有教養的讀者已經逐漸不再被報紙的花招噱頭所影響,也厭倦了偏激、煽動、情色、自我意識和謊言與自我膨脹。

本報創刊迄今已進入第七年,雖然受限於人力、財力、經驗,但身為傳播媒體一員的任務,卻樂於承當,創辦人宣示的宗旨,必須信守與堅持。當然,過去我們有許多的疏漏、缺失、錯誤;但我們永遠以讀者的需求、社會的期待為念;我們樂於接受讀者的鞭策,和自我的反省與警醒,朝「既為社會所需要,又能給讀者滿足」的報紙努力。

正確與公正:甚麼是新聞,雖然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但對經由報紙新聞而得知天下事的讀者,基本而不變的原則,永遠是:「正確」和「公正」。新聞寫作和新聞報導,必須力避偏好、偏見,自以為是與想當然耳。

文雅與美感:語言文字是表情達意的工具,為人間社會溝通最有效的工具。但舉目所見,充耳所聞,語彙貧乏、語意含混、語詞粗陋;畫面、圖像,血腥、煽情、醜惡。我們必力求以優雅、精緻、美善的方式呈現。

無私與無隔:辦報雖有宗旨,卻無私心,我們不求得到甚麼利益,我們的目的是以超越自我屬性、種族、膚色、階級、宗教信仰的侷限,來促進共同的利益。也不侷限於政府首長、法院、警局、學院等的言辭行事。而以克利斯汀‧愛德森所謂的「沒有牆的報紙」來自勉。

友愛與和諧:羅馬俱樂部出版的《第一次全球革命》一書指出,傳播媒體是:「影響人類命運最大的力量」,我們認知其影響力之巨大,是可鼓動風潮,造成時勢。所以務求避免其助長個人的野心、黨派的利益,滋生仇恨,樹立敵意。我們堅持的是:任一文字、任一圖像,要有助於冤仇的化解、誤會的澄清,體諒、尊敬、感謝,友愛社會的建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