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高鐵日前發生烏龍事件,將端午節十二列備用車次開放訂票,等七個小時後發現關閉,已三百三十多名民眾訂到「幽靈票」,但高鐵最嚴重的問題是財務,據高鐵最近公布的財報,到去年底累計虧損六百七十五億元,占資本額六成五,淨資本額只剩兩百多億元,而且跡象顯示,虧損有可能持續攀高。
於是外傳政府要接管高鐵,但交通部表示,這是最後及最壞的打算,我認為,高鐵營運也才短短兩年,就虧損將近六百多元億,若無法立即拿出改善計畫,政府接管恐怕是遲早的事,相關單位應及早規畫因應辦法。
台灣高鐵曾是世界上最大、最受矚目的BOT案,但動工後風雨不斷,好不容易在兩年前通車營運,被國人寄予厚望,但問題未曾停歇,從訂票系統、車班誤點、過站不停、倒退嚕等事件,到因營運狀況不理想,大減班和鼓勵員工優退等動作,使直達車變少、候車間距變長,及服務品質變差,據消基會的民調顯示,民眾對高鐵的滿意度在近一年內,從百分之五十三滑落到四十七。
高鐵帶給國人快速便利的交通,使西部成為「一日生活圈」,對國家發展有利,如今財務困境加劇,政府應該及早擬定「強制接管營運辦法」,讓高鐵能保有效益,並避免窟窿愈拖愈大,成為難以收拾的燙手山芋。
湯闕(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