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舊時的商業密碼

閣老 |2009.05.26
746觀看次
字級

現今是講究密碼的時代,舉凡銀行金融卡、提款卡、電腦帳號等都要密碼;甚至進出大樓也要輸入密碼以辨識身分……而在古代,密碼也多用在商業買賣上,畢竟商業活動中,有關商品庫存、進貨成本等都是保密的內容,而當時密碼常見的是用暗語代替數字,據考證,這種數字代碼早在宋代就有了。

宋代商人把「丁不勾、示不小、五不直、罪不非、吾不口、交不叉、皂不白、分不刀、馗不首、針不金」分別取代從一到十這十個數字。

這套暗碼設計十分巧妙,然而保密性不強,只要識破其中一個暗碼的結構,就能將十個暗碼依次破譯。

明代商界也有一套暗碼,即以「憶多嬌、耳邊風、散秋香、思故鄉、誤佳期、柳金娘、砌花台、霸陵橋、救情郎、舍利子」依次取代十個數字。

此套暗語言詞富有詩意,讀來朗朗上口,但保密效果還是不佳,只要讀出聲來,每條第一個字就是數字的譯音,一聽就清楚。

清代商人使用的一套暗碼,從一到十分別是:「平頭、空工、橫川、睡目、缺丑、斷大、半皂、分首、殘丸、田心」。

與上兩套相比,這套暗碼先進多了,其讀音與數字無關,要從字形上細細分析才能理解其中的奧妙。

上世紀四十年代初,寧波一家藥材行也使用過密碼,從一到十是「學、兄、項、孝、辦、查、黑、茂、彎、叔」。

這套密碼不論從字面及讀音來分析,均與數字無關,而且複數也不是由相關單數機械組合。如十五叫「知母」,十六叫「節足」,二十二叫「重大」等。相互間找不出規律無法類推,結構複雜多變,不易破譯。因此學徒們必須死背硬記,才能掌握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