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賢齊台北報導】「老師,本周怎麼沒有人間福報心得作業?」、「讀報心得我要多交兩份!」為提升國小學童閱讀風氣與能力,在《人間福報》所推動的「生耕致富-雙園讀報教育」計畫中,擔任種子學校的北市士林區福林國小,四年級學童已愛上讀報,閱讀作業深受小朋友歡迎。

福林國小校長李月娥表示,提出種子學校申請,在於認同《人間福報》傳遞積極正向,蘊含豐富的生命故事與人生哲理,對小學生具潛移默化效果。長期投注閱讀教育的福林國小,提出完備的「勤耕福田、福氣綿延」教育計畫,得以脫穎而出。
李月娥說,閱讀是一切學習基礎,比起童書,報紙與時事、社會緊密連結,所以讀報是閱讀教育最佳方式。尤其近幾年基測、指考皆反應學生國文造詣亮紅燈,她認為,閱讀教育必定要從小培養。
《人間福報》每天提供福林四十份報紙,讓四年級五個班、五、六年級兩個棒球班,共七個班率先進行閱讀教育。該校進行讀書心得寫作行之有年,老師原本認為學生參與接受度應不高,且小四生應對文章標示有注音的「少年天地」較感興趣,但結果讓老師跌破眼鏡。
四年五班導師張雅惇表示,聞「作業」色變的學童,現在最愛的就是福報閱讀心得作業,老師忘記出這項作業,同學還提醒老師「不要忘記」,讓教書多年的老師感到訝異。張雅惇高興地說,讀報校育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願,甚至有學生自己多寫兩份,作業一交就是三份。
讀報教育進行一個月來,老師發現,同學課後話題是「奇人妙事」版新聞,取代生活瑣事的討論,更多人圍在報架旁看報紙。原本架構空泛的作文,也因讀報增加生活經驗,讓文章兼具深度和廣度。原本習慣讀注音文的學童,也開始習慣非注音文閱讀。讀報校育已在福林國小激發出微妙的「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