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賢齊台北報導】「報紙還不都一樣!」這是福林國小學童與老師聽到校園將有《人間福報》的第一反應;但過了一個月,不僅學生愛讀這份報紙,也是老師進行閱讀教育利器,連看到學童作業的家長都日日樂讀《人間福報》。
福林國小四年五班隔周五就有「福報報導心得作業」,學生自選兩周內報紙帶回家閱讀,撰寫心得後說給家人聽,家長也要在心得作業簿發表意見。全班學童於周一早自習,每五分鐘快速交換位置,進行同學間的分享,透過類似「世界咖啡館」討論模式進行交流。
老師張雅惇認為,透過交換分享,學童消化閱讀內容後,轉化成自己的概念,再分享給家人與同學。讀報校育進行下來,孩子的思考、表達、閱讀能力開始出現轉變。一名黃姓學童的律師爸爸,因孩子的作業接觸《人間福報》,換掉習慣閱讀的日報,改看福報。
張雅惇說,印象最深刻的是今年四月十一日「奇人妙事」版有一則「兩個鼻子,小兔子爆紅」一文,有同學寫「兩個鼻子讓兔子看來可愛,若是出現在人身上應該會被嘲笑吧!」她給予機會教育,提醒學生對肢體殘障者應抱持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