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就職一周年,各界建言、批判紛陳。無論是學術界的具體建議,或媒體民調反映人民對特定議題的看法,都非常值得當局參考。因為這是展現台灣多元開放的活力,黨派雖因立場而各執己見,也能互相尊重包容,顯示我國民主自由益趨成熟。
元首掌國家權柄,統率文武百官,責任重大,當然要接受人民嚴格的監督檢驗。馬總統在高得票率支持下,一年前風光入主總統府;後來其聲望下挫,並非偶然。
去年初挾高人氣上台的南韓總統李明博,上任百日,支持率就跌破二成;安倍晉三主政時的日本經濟正處於戰後最長的擴張期,失業率創新低。安倍首相卻因社會貧富不均日益嚴重,而被迫下台。
有了安倍、李明博等前車之鑑,讓馬總統明白不能依靠聲望治國,必須腳踏實地針對民生疾苦尋求解決之道。
首先是整頓官箴、端正政風。馬總統幼承庭訓,養成奉公守法的性格。從政至今,雖不乏與達官顯要交往機會,但他摒除無關公務者接近府邸,避免和逢迎巴結者產生瓜葛。嚴以律己,對政壇產生正面的示範作用。
其次,經過爭取斡旋,今年我國首次以觀察員身分參與世界衛生大會(WHA),衛生署長葉金川以首席代表身分在大會發言,這是我國重返聯合國組織會議的歷史一刻,也是外交破冰的重要一頁。
第三,共創經濟雙贏,促進兩岸關係正常發展。截至目前兩岸已經達成海空運直航、郵件直達、定期航班、食品安全衛生、共同打擊犯罪、金融合作、陸資來台等八項協議,實際降低營運成本,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去年七月開放大陸民眾來台旅遊,迄今已逾三十萬人次,成為兩岸間增進了解、促進和平發展的重要渠道。由於金融海嘯和新流感襲擊,今年全球旅遊市場下滑,但來台旅遊的大陸民眾持續加溫,截至五月十五日已有二十五萬人次,前景看好。
五月十七日在廈門舉辦的「海峽論壇」,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宣布八項惠台措施,其中一項是增加大陸居民赴台旅遊,預計今年內爭取超過六十萬人次來台,對台灣的觀光業注入利多。
王毅回應馬總統ECFA主張,表示大陸願意盡快與台灣協商經濟合作框架協議,我經濟部官員對此表示歡迎。
在野陣營擔心兩岸之門大開,台灣會加重對大陸經濟依賴,成為「一中市場」的棋子;最新民調則顯示,隨著兩岸良性互動,馬總統支持度相對提升,看法相當分歧。不過面對國際整合趨勢,台灣必須加速融入區域經濟整合潮流,並加強與大陸經濟交流,是無可迴避的趨勢。
馬總統如何帶領團隊積極化異求同,凝聚國人意志、智慧和力量,超越統獨,開創新局,迎向更美好的未來,是下一年最重要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