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因為經濟的因素,大家都覺得過日子不再像以前那麼寬裕,省錢大作戰成了全民運動,大人們拚命想辦法多賺一些錢,就連還在讀書的同學們,也會受到影響。隨處可見人們「愁眉不展」,這似乎成了大家臉上共通的表情,不快樂是現在很多人的感受。
辛苦的日子是磨練
我們小的時候,整個社會環境沒那麼富有,好像要到哪裡總是得靠自己走路,交通也不便捷;沒什麼商品好買的,大家物質的慾望不太多;能夠吃得飽就算是幸福了,有個遮風避雨的地方,就可稱是家了,也沒什麼豪華奢侈可言。能夠有書讀的孩子算是天之驕子,特別是女孩子,更是不容易。大家都很認命,也很知足,沒有所謂的快樂與不快樂,孩子們都依循父母師長的話在過日子,一天天的長大。長大了有人種田、有人做工、有人擺攤做小生意…各行各業就是靠這樣慢慢累積出經濟成果,人們的生活也漸漸充足富裕了起來。
我常在想,那種比較缺乏的年代究竟對我的人生有什麼影響呢?我因為是長女,因此童年的我必須把弟弟妹妹帶大,還得張羅一家人的生活起居飲食,這成了我日後走進教育工作最好的啟蒙,就連很多人認為比較辛苦的幼教工作,對我而言只是習以為常的生活一部分。比方說,我必須廢物利用,給幼兒更多更好的創意啟發;我必須運用教室有限資源,給孩子最佳的教育。這對我幼時那個年代大部分的小朋友而言,真的算不上是辛苦,因為大家都在那樣過日子,沒有什麼例外的。
後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繁榮,大家生活也日漸改善,可是這種過生活的本事,成為我能力的一部分,每當我面臨挑戰,生活環境改變,必須立刻調適的時候,我總有辦法做出最佳的反應。一路走來的生活及工作,我也會時時評估此刻我該用過去什麼階段的心境、態度及方法來走現階段的路。比如說升學考試的「拚」、幼年「無米亦須為炊」的化腐朽為神奇等。過去辛苦的日子給我許多的磨練,苦過才能不畏艱辛、不怕辛苦。
幸福的滋味
什麼是幸福?擁有就是幸福,它是一種有的感覺,不一定是物質的,也不一定具體有形。可以是辛苦努力過後的一種成就感,也可以是從無到有獲得的感受,還可以是一種失而復得格外珍惜的體會。有時家人共聚的親情是幸福;朋友之間的幫助也是一種難能可貴義氣相挺的幸福;被人了解相知相惜是另一種幸福。
苦過,才能體會辛苦努力獲得的幸福,有時我們錯過了珍惜,縱使擁有也不覺珍貴。只有苦過才知幸福的好滋味。
(作者任教於台南大學幼教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