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民國九十六年五月進行身體檢查,血小板指數是二九○萬單位,尚在正常指數內。
半年後,有一天早上起床,突然食道感覺不適,吞食困難,於是前往醫院吞食胃鏡檢查,結果醫生說不是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症狀,只是食道周圍有紅腫現象,醫師判定應是患有胃酸過多,產生食道逆流的現象。
指數竄高突受驚嚇
醫師開了制酸劑長期治療,同時加做身體健康檢查,沒想到抽血檢驗時,發現發現白血球及白血球指數都正常,但血小板指數卻高達七五○萬單位(大約超過正常值的二倍)。
醫生提醒我,血小板指數過高,容易引起「血栓症─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等致死疾病,令我心驚膽戰。
後來朋友要我改看血液腫瘤科醫生,醫生要我每日吃一顆化療膠囊抗腫瘍藥,配合一顆胃藥,連續吃三周,直到我的胃承受不了,才停藥。
吃藥傷胃不吃傷身
之後抽血液檢查,血小板指數降到五六○萬單位,期間停藥,每二周到醫院抽血檢查,發現血小板指數又逐漸增加。
大約七十天後,我的血小板指數再度飆高達七五○萬單位,身體也開始感覺不適,手腳末端麻痺,口中舌頭有潰爛紅腫的現象,醫生便又再開上述的抗腫瘍藥物及胃藥給我吃,同時每周抽血檢查血小板指數情況。
罕見疾病終生受困
醫生說,血小板指數過多症是屬於罕見疾病的一種(每萬人中才有一人患者有此症),發病原因不明,但必須終生吃藥抑制它,身體才能有舒適的感覺。
我步入六十五歲之後,體重由六十二公斤下降到五十公斤,醫生告訴我說,這是老人身體內部器官衰退,免疫力減低的關係。如果經體檢沒有發現癌症或是腫瘤時,病患可以不必過於介意血小板過多的問題。
樂觀看待值得慶幸
總而言之,血小板指數過多症,是屬於老人慢性病,跟高血壓一樣無法斷根,如果忽視它而不吃藥,對生命的威脅很大,生活品質也不好,日常生活也不快樂!得此怪病,我也只好認命去接受它。
不過,比起糖尿病患,需每日自己打一針胰島素;高血壓病患,每天必須吃降血壓藥物抑制血壓,已經值得慶幸了。
畢竟,人一旦步入老年期,許多慢性病會接踵而來折騰身體,老年人每天的運動不可少,要想活就要走路運動,促進血液暢通,多喝溫開水,否則老人的生命很快就會結束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