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比」和「對偶」是學生甚至是老師最容易感到混淆的修辭,也是考試時最難判斷的修辭類型。我們就容易混淆的地方,以及判斷的重點加以分析。(以下內容參考蔡宗陽.實用修辭學)
你來練習寫:對偶請打○,排比請打×
1.( )以後,我常做這樣的遊戲,有時和太陽賽跑,有時和西北風比賽,有時一個暑假的作業,我十天就做完了。
2.( )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3.( )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
4.(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答:1×.2○.3×.4○
|
|
對偶 |
排比 |
|
定義不同 |
「對偶」是指語文中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似,有時還講究平仄相對的一種修辭法。 |
「排比」是用三句或三句以上結構相似的句法,接連表現同範圍、同性質意象的修辭法。 |
|
重點不同 |
偏重於對比 |
偏重於和諧 |
|
字數 |
大致相等 |
不必相等 |
|
用字 |
避免使用相同的字 |
可使用相同的字 |
|
句數 |
只限於兩個對句(請看舉例) 偶數句中的二、四、六句大多是對偶。
舉例:出自《劉禹錫.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整體形式:上下兩句字數相等、結構相似的對偶。 →整體內容:「鴻儒」和「白丁」的映襯。 |
句數不限於兩個對句(請看舉例)奇數句中的一、三、五句大多是排比。
舉例: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整體形式:是三句或三句以上結構相似的排比。 →部分形式:使用「不能」三次是類疊中的類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