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163校 6000門課程 強化3萬5千畢業生競爭力 5月底前啟動
【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先前飽受批評的「教育券」政策,一度改為「教育訓練津貼」,昨天則正名為「大專以上人力加值方案」。教育部常務次長林聰明昨天宣布將啟動「大專以上人力加值計畫」,預計投入十二億二千二百五十萬元,結合一百六十三所公私立大專校院,開設六千個進修課程,提供三萬五千名大專校院畢業生打造職場競爭力,在金融海嘯衝出一片天。開班訊息可上網站:cell.moe.edu.tw查詢。
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表示,「大專以上人力加值計畫」經費已在十一日經立法院通過。計畫分為四期循序漸進推動,第一期有政治大學、淡江大學等六十九所學院通過課程審查,開辦課程涵蓋十九類,包含一千二百三十九門專業性課程及九十門企業委訓課程,以及五百八十八門六大新興產業相關課程。第一期課程最晚在五月底前開班授課,上課人數預計突破八千五百人。
高教司表示,以六大新興產業為例,包括有「精緻農業」、「醫療照護」、「生物科技」、「觀光」、「文化創意」、「綠色能源」等領域,開設課程涵蓋「植物組織培養及基因轉殖」、「土壤復育技術有機農業」、「營養生活規劃與評估」、「文化創意產業行銷」、「綠能開發與生產」等。
何卓飛說,為讓課程發揮效益,人力加值計畫還規畫「就業職能診斷平台」,提供進修學生進行培訓前輔導,讓所學更貼近產業需求。
政大公企中心主任陳超明表示,以政大為例,開課課程包括「一般性課程」、「專業性課程」、「委訓課程」。其中,「一般性課程」最高學費補助為每人五萬元,補助對象須為大專以上畢業學歷、於九十五至九十七年度畢業的待業或失業者,且未接受勞委會職訓課程者才可報名。「專業性課程」、「委訓課程」是全額補助,報名者須提供個人無薪假聲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