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除了「現代夫子」難為外,值得重視還包括新舊世代教師間的溝通問題。雙方在教學上各有優勢,也各有限制,若能互相配合,應可創造更好的整體教學效果,但若互相對立,不但影響校園和諧,也可能使評鑑工作無法真正落實。
有老師私下表示,或許是年輕教師與資深教師缺乏溝通的關係,有些年輕老師會認為資深老師總是倚老賣老、愛拿多年教學經驗來壓人;而資深老師則認為年輕老師不夠尊重前輩,備課教書都不夠用心。由於對彼此的不了解,讓不同世代間的老師有時會陷入一種對立氛圍,影響校園的合諧氣氛。
對此,教學年資剛好介於年輕世代與資深世代教師中間的施玫玫有感而發表示,由於時空背景與師資養成方式不同,年輕教師與資深教師的教學模式與思維,本來就會有所不同。她也曾聽過有學生抱怨新進教師因為備課不夠紮實,以致於面臨在講台上解不出問題答案的窘況。
但施玫玫也認為,年輕教師正因為年紀輕,所以更容易與學生打成一片,可以結合學生有興趣的話題來融入授課教材中,提高學習興趣與豐富教學內容。
張幼玫建議,應多提供資深世代與年輕世代互動交流的機會,讓彼此的教學經驗與領域專長可以「互補有無」,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力量,達到最好的教學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