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吃蔬果、益生菌 防大腸癌

記者李祖翔 |2009.04.26
61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根據醫學報告,國人飲食西化、攝取過多紅肉與缺乏運動,罹患大腸癌人數愈來愈多且年輕化,五月七日將開展的二○○九第五屆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主辦單位,昨天邀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任張君照,講解大腸癌防治。

「財富是賺不完的、也不能真的擁有,只有健康才最實在。」張君照舉醫師同僚為例,許多技術精湛的醫師是醫院不能缺少的人才,但往往沒有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非得等到「大腸被息肉完全堵塞」,排便不順,否則不會做檢查;如果驗出腺性息肉有可能是癌症零期。

評斷罹患大腸癌與否的主要關鍵,就是「摸到腹部腫塊」和「嚴重的缺鐵性貧血」,最常見的症狀是臉色蒼白、排便無法一次排盡、血便等,年輕者會出現右側腹部會痛,張君照表示,大腸直腸癌的檢測口訣是「黃金五十」,只要到了五十歲每兩年至少做一次大腸鏡篩檢及大腸X光攝影,或自費麻醉費用一萬以上的無痛性大腸鏡、電腦斷層虛擬大腸鏡等檢查。

講座中,民眾提問:「常有便秘和脹氣等不舒服的症狀,需不需要照大腸鏡?」張君照表示,通常飲食和作息不正常就會有大腸激躁症的現象,但是做完整的篩檢比較安全;他還說,應養成每天早上或固定時間排便,平時多吃蔬菜、益生菌、優酪乳和奇異果,「遠離肥胖是關鍵」,否則就得勤作篩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