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理事長陳昭珍昨天表示,二○○六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PISA)顯示,台灣學生「形成科學議題」排名十七,台灣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素養,推廣科普閱讀。
也是台師大圖書館館長的陳昭珍指出,二○○六年PISA結果,台灣數學成就國際第一,閱讀第十六;若以試題屬性分,科學素養三項主要能力,「解釋科學現象」排第三,「科學論證」排第九,「形成科學議題」排十七名。
台師大數學系主任洪萬生說,形成科學議題排名差,代表台灣學生不會發問,因從小未被鼓勵批判,但這也跟一般閱讀素養有關。陳昭珍說,形成科學議題是養成科學家很重要的因素,值得重視。
陳昭珍表示,科普閱讀未受重視原因很多,全台圖書館借閱率文學類約占八至九成,但科普借閱率只有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二;台灣出版圖書一年四、五萬冊,但科普書籍三十年來只有一千五百種(冊),且八成都是翻譯,寫作也很不足。
今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國際天文聯合會訂定的全球天文年,加上今天是世界書香日,台師大及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昨天辦論壇,盼喚起社會對科普閱讀重視。
陳昭珍認為,推動閱讀絕對不只是國文老師的事,所有老師都應參與,與會的台北市西松高中數學老師蘇惠玉說,目前在學校,推廣閱讀確實以國文和英文科老師為主,理科較少課外閱讀,與教學分量很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