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台灣 就沒有今天的余彭年

梅鯤生/輯‧取自網路/圖 |2009.04.19
464觀看次
字級

一九四九年,余彭年離開故鄉,隻身一人闖蕩上海灘。除了拉黃包車外,他還擺過地攤,打各種零工。一九五四年冬,遭遇人生的第一個重大挫折:因為被人誣告,他在上海被捕。

三年勞教屆滿前的兩個月,余彭年獲得平反獲釋。時年三十歲的他,在朋友的幫助下,拋妻棄子,一九五八年經澳門輾轉至香港。

由於他誠實肯幹,得到一位實業家的賞識。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實業家帶他到台灣發展房地產,之後實業家以單獨出資、利潤分享的方式放手讓余彭年自組公司,就此起家。一九六七年,影星李小龍去世,留下一棟豪宅。香港人迷信李小龍的暴斃,沒人敢買。余彭年當機立斷,從銀行貸款七十萬元,加上自己的三十萬元積蓄買下了豪宅,短短八年便靠租金還清了貸款。到一九九六年,這棟房子增值了七十倍。此後他在房地產事業如日中天,不幾年成就了香港知名富豪。

六十年代他身家累積已達數千萬港元,他將所有金錢和物業抵押來買股票,卻遇上一九七三年股災,「頃刻間全都沒有了!」幸好當時他在台灣天母還有一些地產生意,加上在香港的人脈和經商經驗,讓他得以在台港東山再起。

余彭年表示,如果沒有台灣,就沒有今天的他。他表示,他的四十億身家,「台灣也有一份」,無論大陸、台灣、香港,只要那個地方有需要,他都樂意捐款。他說,他也樂意在台灣興建圖書館、紀念館等,「不需要政府出錢,我親自到台灣也可以」。

余彭年在台灣的好友王金如表示,余彭年六十年代曾在台灣擁有多處房地產,都是在台北市的精華地段,近年來逐漸淡出。去年底,余彭年也把李小龍故居捐出,改為李小龍紀念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