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彭年 專業慈善家 不留財產給子孫

梅鯤生/輯‧取自網路/圖 |2009.04.19
686觀看次
字級

八十七歲的香港富商兼慈善家余彭年,今年年初宣布,他已經委託銀行,待他百年後,將把港幣四十億元的家財全部捐出行善,以免「貽害子孫」。

余彭年的理由是:兒孫要有辦法,不留錢給他,他們依然有辦法;要是子孫沒有辦法,留錢給他們反而害了他們。

「寧可我助天下人,不負天下人助我」辦公室的對聯說明余彭年的心聲。

拉過黃包車 投資房產致富

這位曾經捐出六百萬港元協助香港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富商,一九二二年在湖南出生,二十八歲私渡赴港,曾做過雜工,拉過黃包車,憑努力勤奮,自立門戶從事地產投資,現時旗下酒店及地產業務遍及香港、台灣及深圳。

余彭年行善至今長達二十七年,當年返回家鄉湖南建學校、醫院,「同鄉生病,沒有車,被抬七八個小時才到醫院,最後因延誤治療而死亡」,於是他一口氣捐了十五輛設備完善的救護車。

行善當事業 每天工作16小時

余彭年做生意經驗十足,卻也曾被騙走過捐款,從此他親力監督各個慈善項目,每天工作「朝七晚十一」。

余彭年早年曾患過白內障,他於二○○三年設立「彭年光明行動」流動服務醫院,用他購入的醫療車行駛全國,免費為窮苦大眾做白內障手術。他說:「農村老百姓只有數頭豬牛,沒有錢看病,他們的痛苦我感同身受。」

余彭年擁有彭年酒店的大樓和香港的房產,每年花一千多萬把彭年酒店委託希爾頓酒店管理,「純利全部做好事。」他自己則把全部時間用來做慈善。

慷慨慈善家 行善讓內心快樂

二○○五年,《胡潤百富慈善榜》首次發布,余彭年排在第二位,此後連續兩年都蟬聯榜首,被稱為「中國最慷慨的慈善家」。

余彭年原姓彭,父親是個小商人,在漣源縣藍天鎮經商數十年,歷經折磨災難,在軍閥混戰期,身遭槍擊,險些喪生。余彭年年幼時,漣源遭水患,全家八口及房屋財產全被沖走,兄姊六人一齊落難。水災過後,在父老鄉親的關懷照顧下,彭家得以重建家園,繼續從事小本經營。

彭年大學未畢業便在長沙等地從事小生意,早期這段東奔西走的經歷似乎並不順利。

他曾寫了一幅書法描述這段歲月:「商場如戰場,由北到南,由東到西,敗當陽,奔夏口,失新野,走樊城,無容身之地。」

去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余彭年給四川的大涼山捐獻了五百萬。在這之前,余彭年捐過一千五百萬港幣進行修建基礎設施,他覺得最感人的一次捐款就是前年,余彭年在家鄉捐了五萬元給鄉親們過年,鎮裏每人一百元。

看到鄉親感恩而欣喜的臉色,他說,他覺得這些錢比捐五千萬收益還大。

余彭年富有後沒有坐享其成。正是因為經歷過早年的艱辛,深切體驗過貧窮所帶來的痛苦,更知道雪中送炭的彌足珍貴。從一九八二年起,他便開始回報社會,將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慈善事業中。二○○四年,他辭去了深圳彭年酒店董事長的職務,成為一位專職慈善家,全心致力於慈善事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