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點名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負責人 坐領高薪規避監督 要求徹底檢討
【本報台北訊】金管會先前宣示要抓企業肥貓,立委羅淑蕾昨天點名金管會周邊單位負責人才是真正的肥貓,即使單位績效不彰,仍可坐領每年二十個月、六到八百萬元年薪,她要求金管會在推動證券單位四合一修法案時,應徹底檢討相關人事待遇合理化問題。
羅淑蕾指出,包括「台灣證券交易所」、「台灣期貨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投資人與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與「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等單位,都是與金管會業務息息相關的財團法人,但當初都以民間投資、官方持股未達百分之五十來規避國會監督,長年來成為政府財金單位高官退休後的「肥貓安養中心」。
她舉例,像證交所總經理許仁壽曾任職財政部證管會稽核、櫃買中心董事長呂東英做過金管會副主委、證期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丁克華也做過證期會主委,至於期交所董事長葉景成,也做過集保結算所董事長十二年,都與財金部會關係密切。
羅淑蕾說,她透過管道得悉,包括證交所、期交所、櫃買中心與投保中心負責人的年薪都高達六到八百萬元,除了十二個月的月薪外,兩點五個月的年終、考績獎金外,還有超過六個月的紅利與績效獎金,外帶置裝津貼、旅遊補助與健康檢查補助六、七萬元。
她以「證券投資人與期貨交易人保護中心」為例,指該中心在九十二年成立後受理團體訴訟所獲賠償金僅二十七億元,占全部求償金額百分之十一、而受理調處案成立比率也僅有百分之九點七,成效並不理想。
金管會昨天表示,周邊單位人事制度已行之有年,制度非常明確。對於立委質疑金管會周邊單位績效不佳,金管會說明表示,以上市櫃家數減少為例,是受到全球景氣不佳影響,屬於全球現象,並非績效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