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保健室

記者李宇政 |2009.04.11
548觀看次
字級

台北縣蔡姓讀者問:我有痛風症狀,請問該注意什麼呢?

衛生署新竹醫院骨科醫師施國正指出,痛風是由於人體無法分解蛋白質中的普林,而使血液中的尿酸濃度變高;或是因為尿酸排出受阻,使得大量尿酸鹽沉澱在體內造成種種發炎症狀。發作時疼痛難忍、寸步難行、坐立難安。

正常人的血液中尿酸濃度大約為每一百毫升五到八毫克,當人體因攝取大量含普林的食物時,尿酸濃度便會發生改變。一旦尿酸的製造增加或排出受阻,則血液中的尿酸持續太高,便會沉澱在身體各處成為尿酸石或痛風石。

痛風症狀的發作常常是發生在應酬大吃大喝之後,特別是加上飲酒。初次發作以大腳趾之趾蹠關節最多,呈現紅、腫、熱、痛的症狀,讓病人無法行走。通常男性比女性多,且會有家族遺傳的現象。

尿酸在體內也會沉澱在腎臟,嚴重時會變成腎結石,破壞腎臟的功能。一般尿酸沉澱在四肢及關節最多,四肢末端及皮下常常可以發現,呈現痛風石會使皮膚隆起狀似腫瘤,其內容物為淡黃或白色呈石膏狀,經顯微鏡檢查可以發現如針狀的細長結晶體。沉澱在關節內則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如果以關節鏡檢查則可以看到許多淡黃或白色顆粒或塊狀、小球狀之尿酸鹽覆蓋或附著於關節、滑膜、韌帶等組織之表面。換句話說就是這些結晶鹽引起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到底如何預防及治療呢?第一要注意飲食,最好吃低普林的食物,如蛋、牛奶、海參、米麵類、乳製品、水果、果凍等。第二要定期檢查血液中的尿酸濃度。

第三,在急性發作時,可以將患部抬高、冷敷、服用消炎止痛藥及秋水仙素。第四,若有痛風石出現在四肢末端,影響關節活動,則可以開刀拿掉痛風石以避免皮膚潰爛細菌侵入造成發炎。

最後,若有高血壓在使用利尿劑治療時,也必須注意控制尿酸濃度,因為這一類藥物也會使尿酸的濃度增加。

痛風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很像糖尿病或高血壓,病人必須長期有耐心的控制尿酸和治療。要注意的是,它不只出現在中年人身上,最近年輕人也有患此症的傾向,大概與飲食習慣有關。

醫師建議病人若發現尿酸增高,最重要的就是長期控制飲食、把尿酸降低。此外,每天多飲開水使尿量增加,可以促進尿酸排出,以減少尿酸結晶沉澱的機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