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星雲大師開示:「什麼是能量?所謂能大能小,能有能無,能苦能樂,不管在什麼因緣,都能隨緣自在,無所不能,這就是一個有能量的人。」師父上人平實、深刻的語言,沒有怪力亂神和故做玄祕,只是單純的回歸生命存在的核心本質。而這次到均頭中學、雲水寮舉辦青年活動,更進一步的感受到師父上人無所不能的心量胸襟。
佛光山開辦的均頭中小學在埔里的好山好水裡,山風徐徐吹來,沁涼的空氣裡有花草的清香,雲霧漂渺,讓人猶如置身在中國的山水自然中。知識雖然帶來力量,但是,四季流轉,無情說法,則是長養生命豐厚的資糧,滋潤學子祥和穩定的人文氣質,再加上學校優質的辦學理念,總有家長不辭辛勞,舟車勞頓的帶著孩子前來求學,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僅是知識的巨人,更是品德健全的主人翁。
為了接引青年學佛,從南到北我們在佛光山各道場,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有遠眺太平洋的北海道場,深山藏古寺的靈山寺,熱鬧都會的台北道場等地。而站在「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的雲水寮,想起眾生修行根器的差異性,再看佛光山建寺地點的多樣性,恍然,只有無所不能的心量,才能接納一切的不同;只有不同,才能安立「一種米養百樣人」的眾生,人間佛教的度眾觀,沒有僵化不變的畫地自限,只有性具三千的隨緣示現,而啟動甚深微妙心法的領航者,是一天當五天用的星雲大師,「佛世難逢,大善知識難遇」,遙想大師,如是師長,夫復何求?
我跟青年說:「從建築看見偉大,不管你是什麼根器,佛光山安住每一個眾生。」然而,即便是這樣靜修的好地方,弘法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來,佛堂外的佈告欄,有佛法研修和才藝課程的招生海報,妙護法師告訴我,埔里人會來這裡進修、學佛,平常他和覺森法師要到學校幫學生上生命教育的課程和接待參訪的團體,是的,再遠,都要弘法利生,臨濟子孫落腳處,就是菩提種子發芽、抽枝的人間淨土。
思古想今,觀因想緣,大能量者,大發心;大發心者,菩提心。